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水稻绿色高效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形成

2023-10-24 11:24:03    科技日报

水稻绿色丰产优质高效无人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评议会近期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科研团队向来自全国科研院校、农业产业基地等单位的150多名观摩者重点推介了水稻绿色丰产优质高效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

张洪程介绍,10年来,该校科研团队围绕区域水稻产业提档升级需求与亟须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依托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等项目,通过建立跨界协同创新联合体,开展系统性研究与攻关、优质丰产高效水稻品种选育与筛选、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水稻现代化耕作栽培与无人化作业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等,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水稻绿色丰产优质高效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

“近年来,我们科研团队还在江苏等地建立水稻机插无人化栽培技术、旱直播无人化栽培技术、水直播无人化栽培技术3种示范种植与推广应用模式,辐射周边地区,助力区域优质稻米品牌的开发,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扬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魏海燕教授说。

据了解,今年张洪程院士科研团队与泗洪县合作共建的试验创新基地,重点示范绿色优质杂交稻超高产无人化栽培技术,优选了沭优52-125和沭优52-126两个杂交水稻组合,并配套应用硬地硬盘微喷灌育秧技术、北斗导航无人机插技术等。两块示范田均于5月31日播种,每盘播种量90克,6月20日移栽,秧龄20天,亩栽插1.23万穴,每穴栽插2苗,理论秋收亩产均可达900公斤以上。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康振生、柏连阳等组成的评议组一致认为,该成套技术是水稻生产从机械化走向以智能化为核心支撑的无人化生产的创新,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稻作科技含量与作业舒适度,而且利于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稳定丰产优质高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夏凡 胡群 胡雅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举办
下一篇:穿越80亿光年的快速射电暴源于一场“星系交通事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