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到二〇二五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化解塑料污染,竹子有妙用

本报记者 孔德晨    2023-11-14 15:26:25    人民日报海外版

解决塑料污染难题,竹子大有可为。为深入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竹子在哪些方面可以代替塑料?为何在国内与国际同时大力提倡“以竹代塑”?

中国是竹资源品种最丰富、竹产品生产历史最悠久、竹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介绍,中国现有竹子800余种,集中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等16个省份。“竹材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可塑性佳,是加工制造结构材、板材、家具、纸等产品的优良原料,竹笋、竹纤维等均可开发利用。”王戈说,“目前竹产品已有近万种,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纺织、日用家居等十几个领域。”

以竹代塑,即为用竹子代替塑料。“从国内看,虽然塑料垃圾得到了控制,但是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外卖等领域问题仍然存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认为,推进“以竹代塑”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既是国内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有效途径,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行动计划》确立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竹子在哪些领域可以代替塑料?

据了解,有关方面将统筹“以竹代塑”产品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精准识别替代场景,开展替代行动,提升替代比例,包括鼓励日用、文旅等领域使用以竹材替代塑料生产的购物袋、文具、餐具、家具等;鼓励工业生产领域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竹格淋水填料、竹车辆内饰产品、竹质包装材料等替代相应塑料制品;鼓励建筑建材领域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管材、竹格栅、竹质板材等替代相应塑料制品。

中国还将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5至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原料—加工—产品—营销”上中下游产业链,引导商贸流通企业与竹制品企业产销协同、供需对接。

“塑料家具作为细分种类,在家具行业中占有一定比例。家具‘以竹代塑’有着广阔发展空间和现实应用基础。”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徐祥楠认为,家具行业要加快制订和完善竹制家具相关标准,同时打通行业边界,与家电、建材、装饰装修等行业协同合作,构建竹产品生态标准体系;要加强生产与消费的双向培育,鼓励企业开发竹课桌椅、竹鞋架、竹灯具等更多实用、环保的家具产品,引导消费者更多选择优质低碳的竹家具和家居用品。

从国际角度看,塑料污染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全球各国都在寻找兼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塑料污染治理道路。

《行动计划》强调,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携手国际竹藤组织,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依托技术、设备、工艺、人才优势,支持竹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研发生产相应“以竹代塑”产品,创立国际品牌,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国际竹藤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国际人才培养交流,加强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宣传贯彻,促进国际贸易顺畅便捷。

“据测算,若全球每年使用1亿吨竹子替代聚氯乙烯产品,预计将减少约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王戈认为,发展“以竹代塑”产业,有利于进一步贡献中国“竹智慧”,体现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责任担当。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