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坚持守正创新,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2023-03-14 20:39:33    人民论坛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文艺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近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Bilibili网站出品的动画短篇集《中国奇谭》收获一片好评。该短篇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美学内核,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启发和借鉴。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创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以文化优势厚植创作优势,解锁实现文艺创作守正创新的三个“密码”。

以民心民意引领创作方向,解锁“文化+民心”的守正“密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回归人民群众的沃土,从人民呼声、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提炼主题、萃取素材,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奇谭》各分集风格各异,但故事内核无不根植于社会现实,精准切合当下社会生态,将当代社会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短片中,在审美、体验、情感、精神等层面激起广大受众的多层次共鸣,发挥出震撼人心的美学效果。文艺创作既要“向上生长”,探求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和美学意蕴,也要“向下扎根”,切合社会现实,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记录。脱离生活实践的“悬浮创作”只能创作出一批“假大空”的“泡泡作品”,看似梦幻绚丽,实则悬浮空中。文艺创作者要凭借着对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深刻理解,创作出“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的精品内容,让文艺作品具有“余衍层”,进而发挥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共同价值的社会功能。

以传统文化涵养优质内容,解锁“文化+内容”的创新“密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国奇谭》画面颇有中国泼墨和青绿山水的美学风格,故事内核则脱胎于《西游记》《阳羡书生》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主题内容都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创作要实现守正创新,需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美学精神作为创作的根基和资源,从文化根脉上深挖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美学内涵,讲好属于中国人的故事,展现属于中国的美学意蕴。根植文化传统需避免落入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脸谱化传播的“陷阱”,而是要提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坚持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征,并结合现代审美语境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艺创作者要在审美和内涵上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体认,在文化表达上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高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旗帜,培护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高地,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精品。

以科技之翼赋能文化之魂,解锁“文化+技术”的创新“密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艺创作不再单单是创作者的“头脑风暴”,而是内容建设与技术赋能的“叠加效应”,科学技术的加持极大地拓宽了文艺创作的边界。在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术上,《中国奇谭》囊括二维、三维、剪纸、定格、三渲二等不同手法,将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与CG(计算机动画)特效等现代动画技术结合,以科学技术赋能画面呈现。文艺创作要着力构建以受众体验为导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技术赋能为支撑的创作和传播体系,让科技之翼助力文化之魂“腾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要坚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依靠科技增加文艺作品传播平台的有效供给,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元的展示路径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强化“文化+技术”赋能战略,以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表意方式和修辞方法,推动传统美学追求与当代审美趣味结合,激活新时代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文艺创作者要改变创作观念,正视科学技术对于文艺作品的正面建构作用。自觉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培养自己的现代审美。勇于拥抱科学技术,积极学习、熟悉、掌握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文艺创作,创作出兼具科技美感和人文浪漫气息的文艺作品。(作者:韦莹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扩大开放的中国具有强大吸引力
下一篇:促进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