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2023-05-12 10:43:47    湖南日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

“青年”与“乡村”两个名词组合,总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让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是一个宏大而具体的命题。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青年人才。当有知识、有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青年与广袤的乡村土地相遇,可能碰撞出巨大的创新创造火花。今年“五一”假期,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一支平均年龄23岁的创业团队,以新潮的创意为红色故里增添青春气息。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从创办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到打造度假基地与文旅IP,乡村发展中处处浸润着年轻人的智慧和汗水。

乡村是青年大展作为的沃土,是实现个人愿景的绿洲。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把乡村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或在这里收获生活体验,或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有人带着“丰满的理想”而来,也有人经历“骨感的现实”后再次“离巢”,而勇敢且坚毅者,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青年人往往选择逐事业而居。产业发展不挂“空挡”,人才队伍才不会留下“空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山东菏泽曹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的一份调研报告,引发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过去十年间,仅曹县大集镇常住人口就增长了近万人,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降低了3岁。曹县人口年龄的“逆生长”,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吸附力”。在湖南,乡村文旅发展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加大农村产业优化重组、整合集成力度,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乡村必将成为年轻人“心向往之”的目的地。

青年者,人生之华也。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34岁的余小龙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在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百合小镇,从种百合到育景点,将龙山百合做成了“金字招牌”。扎根泥土、奋跃而上,奋斗的姿态,将勾勒出绚丽的人生底色;青春的足迹,将铺展出乡村最美的风景。

(曹茜茜)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导自演式短视频走红背后是一股躁气
下一篇:不得夹带商业广告,让课本内容更“干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