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无需过度美化“全职儿女”的养老模式

2023-06-15 11:32:30    红网

近日,“全职儿女”的话题引发了诸多关注与热议。不少网友直呼羡慕,但也有人表示无法接受。张女士今年68岁,她的独生子小李40岁,原本在上海有一份月薪两万的工作,由于母亲生了一场重病,小李为了照顾母亲,请假两个月。张女士病情痊愈后,小李回到单位辞了职,成为了“全职儿子”。

近段时间以来,“全职女儿”“全职儿子”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全职儿女”是一种新型的“啃老”行为,不过是当代年轻人为了逃避职场压力的选择罢了。也有网友直言,“全职儿女”亦是一种工作、生活方式,是一种一举多得、能够同时解决就业与养老的创新选择。

其实,“全职儿女”并非近段时间才出现的新现象,综合相关的新闻报道,“全职儿女”已然存在多年,在客观上已经隐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那么何为“全职儿女”呢?简而言之,“全职儿女”是指全职生活在父母生活中,付出一定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努力寻找职业目标,参加升学考试的年轻人。对于这一现象,各大网友也是众说纷纭。

面对部分“全职儿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幸福”,不少网友感到“酸了”。在笔者看来,网友们不必过度美化“全职儿女”的养老模式。根据不同家庭的特殊情况,不管是“兼职儿女”还是“全职儿女”,其自身享受到父母给予的待遇和条件都是有明显差异的。同时,从职场转身回归到家庭当中的年轻人,在与父母共同生活时,由于彼此之间的教育理念、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等的冲突,都容易衍生出新的家庭矛盾。

诚然,孩子们全职回归家庭,一方面可以尽心尽力照顾父母,使其享受到久违的天伦之乐;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为自己无处安放的就业焦虑寻找安置点,在享受家庭的幸福当中与自己和解。但是,也正如有网友提出,当“全职女儿”后深感自身的价值感降低,这和马洛斯的需求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一致的。人,唯有在不断追求自我过程中,才能享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全职儿女”的养老行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不必过度宣扬其中的幸福感。

最后,笔者认为不可忽视“全职儿女”现象背后隐藏的社会因素。当前我国社会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年轻人面对当下就业市场的生存压力等等,都是“全职儿女”养老模式出现的有力推手。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各个部门有效联合,完善好当前的养老服务系统以及稳定就业,保障好民生。只有让我们的年轻人敢于走出家庭,闯出一片天地,也能在拼搏之余回归家庭孝亲敬老,我们才能享受真正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

总而言之,对于“全职儿女”的养老模式,笔者深感理解与共鸣。但是不必过度美化这一养老行为,发现其背后的原因并有效解决,才是给予当代年轻人与父母一个和谐家庭的成功之道。

(覃颖欣)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转录因子调控番茄碱代谢合成新机制获解析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