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技能大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添动力

2023-09-19 10:56:45    光明网

据报道,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举办。这是我国目前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发挥大赛引领作用,助推高技能人才培养。全国技能大赛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风貌。开展全国技能大赛,比拼绝技绝活,将引导推动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本届全国技能大赛,共有36个代表团参赛。参赛选手中,职工选手占比54.1%。通过全国技能大赛,树立模范典型标杆,同时提高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点燃更多年轻人学习技能、钻研技能、提高技能的热情,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竞相涌现。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无论是建设制造强国,还是突破技术障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需要进一步夯实高技能人才这一重要基石。本届全国技能大赛共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15个门类,近四成的项目属于先进制造业项目,近三成的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大赛还开拓了不少新领域、新赛道,比如,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增材制造等赛项,致力于培育先进制造业动能;建筑信息模型、飞机维修、轨道车辆技术等赛项,着力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大赛中一个个优秀选手凭技能实现精彩人生,让人们看到技能成就未来的无限可能。这有助于激励和带动更多劳动者和青年人练技能、长本领,锻炼成长为适应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本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学生选手中,大中专院校和技校学生占比达89.5%。本届大赛还吸引博士、硕士、本科等上千名高学历选手参赛,多数集中在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大赛充分展现职业院校师生风采,呈现职业教育最新发展动向,同时促进职业教育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而“转”,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努力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高技能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认真开展全国技能大赛,让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推动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向秋)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
下一篇: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