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理性看待儿童玩具中的风险

2023-09-26 11:09:27    南方日报

连日来,一种名为“萝卜刀”的折叠刀状重力玩具,引发广泛关注。

互联网平台上,与之相关的推广、教学、评测视频层出不穷,在学校门口的许多小卖铺里,它成为了新晋的销量冠军。“萝卜刀”在孩子们手中上下翻飞,兼具趣味和观赏性。看到同学和小伙伴拿到了新款的,自家孩子难免“眼馋心痒”,缠着父母购买。但这款玩具的风险性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甚至呼吁抵制“萝卜刀”。

引发家长担心的,不只是名字里的“刀”,更是玩具背后“可能含有”的暴力元素。有家长反映,孩子拿到这一款玩具后刺来砍去,嘴里总是打打杀杀,担心暴力动作成为一种习惯,造成难以估量的风险。害怕孩子因为玩玩具学坏,沾染不良习惯,父母的焦虑情绪不难理解。

暴力行为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人尽皆知。但理性看待就会发现玩具也好,动画片也罢,甚至我们的教材、名著里,要说一点不沾也不太现实,关键是如何加强引导和约束,让孩子领悟“工具用来学习,玩具用来娱乐,而非用作武器伤人”的道理,从心底划清使用的场景和界限。父母一辈儿时弹弓打鸟、木棍论剑,有危险性的蝴蝶刀也曾是90后、00后的“耍帅神器”,对比看来,如今的玩具安全性已有较大的提升,也应保持平常心看待。

事实上,玩具已列入国家第五批CCC安全认证标准项目,行业标准较为完善。虽说这款玩具“字里藏刀”,却谈不上锋利——市面上流行的款式大多为塑料材质,通过3D打印制成,可弹出的“刀刃”更像是一块积木,有的款式连尖端都没有。有网友不理解:“要论危险程度,圆规、三角板可尖锐多了,为何总盯着玩具不放?”从这个角度来看,若该产品流程正规、取得资质,也不宜因个别抵制声音而对其全盘否定。

关于儿童玩具向来容易引发争议,究其原因,立场的不同导致观点相异。父母肩负养育和教育的责任,难免在“禁”与“管”之间出现分歧。更有很多当年的孩童如今长大成人或是为人父母,他们亲身经历了文创玩具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有着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态度更为开明。此外,“管得太宽”同样不利于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构建,一味阻止孩子,还可能产生逆反和应激心理,无助于他们将来平稳地步入社会。警钟敲响,同样应与子女换位思考,加强教育和引导,持续塑造孩子对“暴力因子”的免疫力。

“萝卜刀”的确会带来风险,比如有孩子手持玩具打闹,亦有厂家跟风生产出“金属款”“巨型款”等危险性更强的产品。但这些“锅”不能统统让这个有趣的玩具创意和天性爱玩的孩子来背。管不好校内打闹,没了“萝卜刀”,孩子手头照样有别的“武器”;安全认证和质量抽检跟不上,难免有同类违规产品流入市场。“打板子”要打到点子上,方可持续缓解家长的焦虑。 (默 达)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
下一篇:守护好生态红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