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乡村振兴须做好“土特产”文章

2023-12-20 15:43:57    光明网

最近,土特产再度成为一个热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地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新建和续建近百个优势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助推休闲农业恢复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土特产的概念既熟悉又亲切。狭义的土特产指的是本土特色产品。一方面,它接地气、有特色、够实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好东西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土特产的生产加工方式比较传统,包装销售方法往往比较粗糙,在许多人心中,它“进得了厨房”却“上不了厅堂”。广义的土特产不仅指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更是在时代条件下被赋予新内容的思路和方法。它蕴含着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建成产业集群等多重丰富含义,对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几个重要增量。一是始终把增强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土特产只能因“土”而惠、因“特”而优,不能因“土”而陋、因“特”而俗。二是要在增加技术含量上下功夫。努力推动科技惠农下乡,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作用,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为农产品研发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助力。三是以积极心态着力提高市场流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经济形态,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土特产要扎根实体经济的深厚土壤,踏上数字经济的快速跑道,依托互联网“出乡关”“走四方”“闯世界”。同时应当厚植品牌意识,培养讲故事的能力和营销的方法手段,打造更多“出圈”的爆款,把流量的红利真正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只有琢磨透土特产的科学蕴意、深刻逻辑和丰富内涵,做到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才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

作者:王小龙(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下一篇: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