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23-03-17 17:43:3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对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深刻把握积极落实。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虽持续增强,但是“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依然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仍然占据相对强势地位,而我国的话语和叙事体系仍处于构建之中。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就是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为了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国际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清中国声音,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关键是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要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善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福祉出发,基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和中国奇迹的成功实践,顺应国际社会理解诉求,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构建具有共同价值基础、能被广泛接受的叙事逻辑,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文明观、国家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从宏观视野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当前,不断涌现的新兴技术推动了国际化传播平台发生深刻变革,要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构建中华文明的战略传播体系,要重视发挥海外华人、海外中资企业、国际友人等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讲究国际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把握国际舆论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要抓住先进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布局新型传播平台,积极运用5G等信息技术开展新闻传播实践,持续提升媒体内容传播效率,形成多渠道、精准化的国际传播。加快移动端传播平台建设,创新短视频、微视频、云直播、语音播报等多元信息发布形式,吸引更多国际人士自觉开展讲述“我眼中的中国”相关内容,更好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创新国际传播方式,“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世界各文明之间唯有不断交流才能共同发展,唯有相互借鉴才能彼此成就。中华文明只有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才能获得不竭的成长动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人民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世界,既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也是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筑牢文明的基石,抓住文明交流互鉴这把“金钥匙”,在平等对话中寻求广泛共识,在普遍交往中形成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必须走出“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观念桎梏。文明优越、文明冲突等论调的背后,是一些国家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优越感以及由此而来的霸权思维的表现。在此思维之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故而,要解决强权政治和文明霸权主义,人类在呼唤一种崭新的文明观,而中国所倡导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唯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马彦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乡村社会实践推进乡村美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