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信自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聂书江    2023-04-11 10:33:10    人民日报

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自信自立,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

展现自信自立的时代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不仅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自信自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自信自立的时代形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为人类对现代化的探索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凸显自信自立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形成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设立了具体、明确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我们党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就是一个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新征程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自信自立的理论品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自信自立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美好图景。

展现自信自立的奋斗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进行各种尝试,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百余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自信自立,以团结奋斗迎来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光明的前景。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下一篇: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