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张洪:亚洲首位登顶珠峰的盲人

本刊记者 钱敏    2023-10-07 19:33:23    《人民周刊》

张洪,亚洲首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盲人。在此之前,他籍籍无名,但怀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一心寻求突破,通过登顶珠峰,他做到了。

8月,讲述张洪故事的新书《看不见的顶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著名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发微博表示祝贺,倾情推荐这本富有传奇色彩的励志书籍。

偶然间的一句玩笑话

2021年5月,来自重庆的盲人张洪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亚洲首位、世界第二位登上世界之巅的盲人。

21岁,张洪不幸罹患青光眼,眼睛突然失明。女友不离不弃,张洪挨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婚后,他们育有一子。三口之家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艰难的。作为丈夫,他希望给爱人更多的安全感;作为父亲,他希望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可突破口在哪里?盲人按摩师张洪没有答案。

直到2015年的一天,西藏登山队队员洛则的出现,让40岁的张洪“看”到了希望。这是一次偶然的交谈,张洪从洛则口中得知,2001年美国盲人艾瑞克登上过珠峰,中国乃至亚洲还没有盲人实现过此项壮举。“我可不可以尝试?”不假思索,张洪脱口而出。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在张洪旷日持久的坚持下,一步步变成现实。

洛则是中国当时仅有的3名登顶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雪山的登山家之一。在洛则的带领下,张洪攀登了拉萨附近的一些山峰。不久后,张洪参加了一项全民健身登山活动,海拔高度5800米,他很快成功登顶。“成绩还不错!”

爬楼梯的阶段最困难

8848.86米!高寒、缺氧、路滑、风疾……诸多挑战之下,常人攀登珠峰都危险无比,何况盲人?

“看不见,你完全不知道跨出去下一步是什么情况,不了解地形,重心就不知道怎么放,踩不稳心里就紧张,一紧张就更害怕。如果能看见,可以看出去很远,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落脚,一定会找最安全的地方,摆最安全的姿势。我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所以每一步踏出去都是在试探……”张洪说。

登山的过程充满艰险,本以为登山途中的某一段会是张洪感觉最困难的,谁知他的答案让人意外。“爬楼梯的阶段最困难!”

从2015年遇见洛则种下登山的梦想,到2021年登顶珠峰实现华丽转身,6年时间里,张洪备受煎熬。

下定决心攀登珠峰以后,张洪2018年辞掉了在外人眼里还算稳定的工作。失去经济来源的他孤注一掷,打算背水一战。5小时、8小时、10小时……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为了增强体能,他每天负重30公斤爬楼梯。张洪说,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

他不清楚这样的坚持有没有意义,他不知道能不能筹集到攀登珠峰所需的巨额经费。张洪告诉记者,即使不算装备,常人攀登珠峰大概也需要5万美元,盲人由于需要更多向导,攀爬速度慢,需要的氧气也更多,大约需要15万—20万美元。显然,这笔经费对于当时的他无异于天文数字。

攀登珠峰难,但目标就在那里,每走一步就少一步,离顶峰就进一步,这是确定无疑的。在张洪看来,最难的,是准备阶段的不确定性。好在后来通过种种努力,张洪解决了资金问题。

登顶不是最大的收获

无数个日夜的等待,无数次艰难的攀爬,换来了珠峰顶上的片刻驻足。当梦寐以求的时刻真正来临时,张洪并没有激动不已。“Go down!Go down!”当时,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安全回去!

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前,营地经理(一位波兰登山家)反复跟张洪强调,他的目标并不是登顶,而是安全返回营地。张洪说,他当时记得非常牢,所以真正登顶那一刻没有丝毫兴奋:“我知道,在攀登珠峰的遇难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返回途中出现的,所以当时脑袋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下。”

张洪说,他登顶珠峰的那天是当年气象条件最差的一天。还有100多米到达顶峰时,张洪一行中有人发现他的氧气瓶泄露了,于是中文向导强子和两位中方摄影师把氧气瓶让给张洪,先行下山了。这样一来,陪同张洪继续攀登的只剩下3位夏尔巴向导。双方语言不通,随后的路途中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幸运的是,张洪安全返回了营地。许多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他成功登顶珠峰的壮举,他的家人、朋友也收到了他挑战成功的喜讯。一时间,成功登顶珠峰的张洪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然而在他看来,登顶本身并不是最大的收获。

“之前总觉得自己不幸,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大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用怎样的心态去应对挑战。”张洪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变化越来越明显,现在心态更加平和、更加从容,也更加懂得去爱和包容。”

感谢爱人让生命重生

21岁罹患青光眼时,张洪和爱人刚交往不久。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而对当时还是女友的爱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她一边安慰、鼓励、照顾张洪,另一边还要面对来自亲戚朋友的重重压力。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她义无反顾嫁给了张洪。婚后,他们背井离乡,辗转多地谋生,在上海、西藏等地打工。

“一路走来,感谢的人很多,最感谢的是我的爱人,是她让我的生命得到重生。”张洪说,他最痛苦的时候,身边没有别人,只有爱人一直坚守。“从能看见到看不清,再到后来完全失明,她一直不离不弃。可以说,是她让我坚持了下来。”

张洪对爱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登山的动力很大一部分也源于对爱人的回报。“当初她的家人不同意,她执意跟着我。我希望给她更多幸福,让她不后悔。”登珠峰需要去尼泊尔,出国登机前,他特地花了半天时间陪爱人看海,因为爱人说过,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海边看看。在海边,第一次见到海的爱人笑容像夏花般灿烂。

张洪回忆起20年前和爱人一起在上海打工的光景。他说,当时其他人都想着怎样多服务几位客人,或者聊些家长里短,而他心里最强烈的愿望是——希望这辈子有机会把他和爱人的故事写成文章发表。那段时间,正是满大街播放《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

从取到予的角色转变

由于疫情的缘故,登顶成功后,张洪在国外滞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去年回国。其间,他在尼泊尔高度自律、加紧锻炼的同时,还努力学习过了语言关。

回国后,儿子对他的态度有了根本性转变。今年有一次,他带儿子徒步,4天行走了108公里,儿子没有叫过苦、叫过累。张洪说:“他不但自己走,还要照顾我。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

登珠峰之前,张洪和儿子之间的交流并不十分顺畅,相互之间甚至有一些抵触。“回来以后,我们聊了很多,比如我为什么要登山,为什么让他干这干那,为什么让他一个人在外面学习……换作之前,这肯定是没法交流的。现在他知道,虽然爸爸看不见,但爸爸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他觉得爸爸做的这个事情他应该感到自豪。”张洪说。

记者从张洪的微信朋友圈留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他辗转国内很多地方,到不同人群中分享攀登珠峰的故事,他的正能量正在感染越来越多的人。“以前总觉得盲人生活在社会边缘,是被忽视被照顾的对象,可是当我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后,发现不但没给社会带来负担,反而能释放一些能量去影响别人,一下子角色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心态也改变了。这样,就觉得活着更有意思了。”

张洪艰苦训练和勇攀珠峰的经历被一群充满情怀的有心人记录下来,拍成了纪录电影《看不见的顶峰》,它以最真实、最贴近的第一视角,完整记录了盲人登山家张洪攀登珠峰的全过程。这部电影不仅是一个户外探险故事,也是一个探索人性边界、探索人类潜能边界的故事,试图回答中国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到底能做些什么。电影《看不见的顶峰》将于下半年择期在全国院线上映,观众可以通过镜头去感受张洪攀登珠峰的全程,见证生命力量的强大。

(《人民周刊》2023年第15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5期

上一篇:让西迁精神深深根植于沃土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影响全球新秩序形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