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桂林全州县乡村奋斗者经余辉:稻田里的拾荒者

王海燕 经典    2023-04-03 10:23:33   

“今年计划种植500多亩水稻,包括新开垦的撂荒田80亩,加上帮其他农户收割、烘干,收入预计达到50万元。”种粮大户经余辉自信满满地对乡镇干部说着他今年的发展规划。经余辉是全州县庙头镇宜湘河经村的一名种粮大户,今年是他种田的第七个年头。这些年,夫妻二人耕耘于田间地头,从普通农户摇身变为乡村振兴带头人。

回归故里,“筑”就乡村田园梦。七年前,经余辉和广大农村青年一样,在城里务工谋生,妻子则在家照顾一家老小。虽然收入理想,但一家人长期分居两地,让他日渐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正当他踌躇不定的时候,党委政府大力宣传鼓励广大青年回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这更坚定了他回乡的信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收拾行囊回到了家乡。宜湘河经村地势平缓,水利条件便利,肥力好,交通方便,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看着昔日的良田,多数撂荒,或者种植了果树,经余辉心痛之余,却在心里构筑了一个黄澄澄的田园梦——他要将这些农田恢复到它本来的面目,实现种粮有钱挣务农有盼头!

重拾撂荒田,“盘”活土地新活力。实现田园梦,第一步需要将村子里的撂荒田和失管的果园承包下来。经余辉搭上党委政府撂荒田整治的“顺风车”,投入自己多年的积蓄,完成土地承租,将撂荒田、果园、鱼塘复耕复种。2021年,经余辉共种植水稻360亩,其中撂荒田复垦20余亩,退果还田40余亩。到了2022年,种植水稻已达510亩,其中退果还田198亩,修复废弃鱼塘10余亩,盘活土地资源新活力,让撂荒田变成农粮田。而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既能充分发挥土地效用,还能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让百姓生活“富”起来,为当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农业现代化,“化”作科技夺高产。作为新时代青年,经余辉也深知农机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于是,在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响应国家农机补助政策,立即购置了一台收割机和一台犁田机,自学并熟练掌握农机具操作。如今,经余辉拥有犁田机3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3台,烘干机4组,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而耕种的闲时,经余辉还为其他种粮者提供机械服务、培训指导,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其他农户提供了便利,实现双赢。

科学种田,多种粮,种好粮。为了实现多种粮,种好粮,经余辉精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采用先进的农艺技术,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水稻提质增产。2022年,虽然经历了上半年的汛期,以及下半年几十年一遇的大旱,粮食普遍减产,但是他种的粮食平均亩产也有1300多斤。“种田要精心伺候,施肥的时候要根据经验适量施肥,才能保证粮食的产量。”经余辉说。同时,他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本地的水利条件和气候优势,采用“单改双”(单季稻改双季稻)、“稻稻菜”、“稻稻肥”等科技种植模式,千方百计挖掘粮食面积潜力,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充实了“粮袋子”。

夫妻同心,扬起理想新风帆。“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了,我有技术、经验和设备,加上爱人的大力支持,现在我种田越来越有底气和信心了。”朴实地经余辉说完不忘看看身边的妻子,二人相视一笑——这些年的风雨艰辛,或许只有身边的人最能了解!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七年来,从无到有,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妻子毫无怨言地默默支持着他,农田里共同劳作,家里一起照顾一家老小,人生路上,共同扬帆起航。“我是一个农民,那就做好农民的事,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虽然有时候很累,但心里觉得无比充实和满足。”经余辉说,“我还要建造大米加工车间,创造自己的品牌;要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要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入无人机喷洒农药;要推广水稻有机种植,让粮食更安全......”说起未来的规划,经余辉滔滔不绝,在他的眼里,我们看到了农业的前景和奔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产业振兴,关键在土地。经余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对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情怀,而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又赋予了悠悠乡土情更多新时代内涵。相信在一个又一个经余辉的带领下,会有更多的游子们回归故里,为这片土地上创造更多生机,绘就更美丽的乡村蓝图。(全州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盖新式农房 建美丽乡村
下一篇:多层套色 指尖生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