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辽宁新民市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科技富农有支撑

本报记者 辛 阳 刘洪超    2023-02-01 15:51:39    人民日报

室外气温零下10多摄氏度,辽宁省新民市大民屯镇平安堡村蔬菜大棚内却暖意盎然。种植户陈明一身薄衣,脑门儿上沁着汗珠,正捋起袖子采摘小番茄。“根据‘一棚一码’数据分析,正是上市的好时候。”陈明说。

陈明口中的“一棚一码”,是新民市为蔬菜大棚设立的身份标识。手机扫描大棚上的二维码,登录新民大棚信息化平台,关联大棚详细的农作物信息便会跳转出来。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新民市智慧农业项目支撑单位。项目负责人许吉慧说,“一棚一码”既助力政府部门实时掌握各项指标数据,又能结合市场价格监测,调整农产品上市日期,促进农民增收。“经专家指导,去年种的小番茄比正常时间早了两个星期上市,每斤多卖了3角钱。”陈明说。    

在新民,除了“一棚一码”,还有植物工厂。走进位于大民屯镇的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植物工厂,绿油油的水培青菜和种苗长势旺盛。有别于传统种植方式,植物工厂在全封闭人工光育苗箱中育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

在秋实公司35栋现代化日光温室里,每一株植物都有“身份证”。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取产地环境、质量检测等生产信息,农产品质量得以全程追溯。“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公司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秋实公司董事长栾冰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马场村的新希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