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贵州省荔波县洪江村:

“空心村”变为“艺术村”

苏 滨    2023-03-02 16:25:11    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最后一根废木被扔进货车,莫万强的老屋仅剩几面旧砖墙。“旧墙为啥不拆?不能大拆大建,得修旧如旧,老房子才好派上大用场。”莫万强说。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洪江村,像莫万强家这样的老房子有上百栋,大多年久失修,十分破败。村子地处深山、位置偏远,曾是空心村、贫困村。

改变始于2016年,在时任驻村第一书记马丽华带领下,洪江村走出一条“唤醒山水,激活老屋,打造艺术村落”的路子,给老屋拍照,展示给外地的艺术家,吸引艺术家前来参观采风。

同年,来自北京的12名艺术家来到洪江村,通过“认养”修缮等方式同村民签约、改造老屋,不到一年便签订52份合同。

2020年,荔波县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施方案》,在洪江村开展试点。“经过摸底梳理,全村共有闲置宅基地、废弃空闲地304亩,老旧房屋114栋。”洪江村驻村干部韦永俊介绍,目前已有108名艺术家与村民签约,通过对梁、墙、砖等进行改造,一栋栋老屋被打造成“土语南屋”“雁西书院”“拉岜公社”等艺术工作坊。

如今,群山环抱的坝子间,曲折蜿蜒的乡道旁,一栋栋老房变新居,极富艺术韵味。村民们说,老屋成了金疙瘩,“特别吃香”。

“艺术创作离不开自然,更离不开乡土,洪江村是一份惊喜。”2018年,雕塑艺术家李庆文入驻洪江村,多年来投入30多万元进行老屋改造。

“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活动走进村里,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来。”在韦永俊看来,洪江村正在蜕变成艺术村,文旅融合潜力无限:“我们还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基层党建为引领,探索设立‘艺术家联户长’制度,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游客增多了,对住宿、餐饮的需求随之增加。青山绿水间,一栋白色3层小楼静静伫立,大门上写着“醉茵山居”4个大字。“之前,我们这里只有几家规模不大的农家乐,无法接待大批量游客。于是,村里制定扶持措施,鼓励大家经营农家乐和民宿。2019年,我用积蓄创办了这间民宿。”醉茵山居负责人韦开科说。

2022年,洪江村获得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授牌。每逢节假日,不少省内外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平均一天接待约260人。

“201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元。自打端起艺术‘饭碗’,202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0115元,集体经济收入达163万元,‘空心村’成了‘艺术村’。”韦永俊说,目前村里还办起5家农家乐、9家民宿,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南丹:“三万”基地打造“万企兴万村”样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