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

发展生物炭产业 助力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

2023-03-10 16:24:30    农民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产能如何提升?最根本的还是在耕地。在我国现有19亿亩耕地面积的基础上,要通过内涵挖潜的方式提升产能,就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而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升耕地质量和实现‘农业碳中和’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前者要求提升农林生态系统碳储备能力,后者则需要提高以土壤有机碳为核心的内稳性地力。利用农林残余生物质发展生物炭产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林废弃物难题,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而且还为我国中低产田改造带来福音,可谓一举多得。”自2005年起,陈温福带领团队一直坚持做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效果监测,陈温福认为,生物炭技术在治理土壤污染、保护农业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形成的富碳产物,多微孔,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具有“碳封存”、改造土壤和吸纳污染物等多种功能。若利用生物炭技术将农林废弃生物质炭化还田,不但可提升农林生态系统碳储备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碳氮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陈温福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而大力发展生物炭产业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年产秸秆、林业等残余物约17.5亿吨。这些巨量的生物质若被焚烧或废弃腐烂分解,则会以二氧化碳形式重新被释放到大气中。若直接还田,所固定的二氧化碳只有约3%可回归到土壤碳库。但若将其中的四分之一制成生物炭归还土壤,就可直接固碳两亿吨,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两亿多吨的碳汇量相当。因此,将农林残余生物质炭化还田,可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实现农林碳汇倍增。

谈及面临的问题,陈温福坦言:“我国的生物炭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国际领先,并已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但在生物炭产业化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以炭基肥料和炭基土壤改良剂应用为主线的生物炭产业,由于认知、成本、价格等原因,成果转化难度大;缺乏将生物炭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识,特别是缺少对基于碳中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生物炭产业从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到应用的全产业链顶层设计。”

为此,陈温福建议:国家对生物炭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基于生物炭产业的公益特性,将其纳入公益性产业管理系列;制定生物炭产业区域规划,分区施策,构建基于生物炭技术的绿色农业生产新模式。

要加强对支撑生物炭产业发展的科技研发的支持。建立跨区域、跨学科的“国家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设立“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研发专项”,促进生物炭产业健康发展。

可出台扶持政策,促进生物炭产业发展。将炭化设备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生物炭产业纳入信贷政策优先支持行业目录,生物炭基肥纳入肥料登记管理,由省级单位办理审批;将生物炭纳入碳交易配额管理,在碳交易市场先试先行。(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召群众搭乘文旅产业“快车”发家致富
下一篇:让更多投资向“土特产”倾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