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九江德安:产业根深才能叶茂 从“一片绿一笼鸡一朵菇”中窥见特色产业

叶子 陈义剑    2023-05-29 16:03:50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德安县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以发展土特产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整乡提质、整县提升”示范创建行动,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全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从“一片绿叶”中深挖“土”资源

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群山环抱隽秀之地的塘山乡,“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茶树生长缓慢,芽叶柔软,叶肉厚实,耐泡度高,在漫山遍野的野樱花的点缀下,拥有一股奇特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茶中极品。但由于野山茶缺少管护、分布零散,为当地增收较少,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

“难题肯定有破解的方法。”塘山乡石源村党支部书记赵宋姣将目光锁定在“山”上,只有“靠山吃山”,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才能实现规模化种植。她发动18名党员带头种植高山茶,吸引村民加入,开发出百亩野茶园,年产400斤干茶,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茶产业已成为打开本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把“金钥匙”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德安县以村(社区)班子届中分析村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为抓手,通过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有效发挥“带头型”“技术型”“实干型”乡土人才的作用,推行导师帮带制和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深化“乡村一体”“支部联建”“走村观摩”和“党建+金融”“党建+数字乡村”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各类人才下沉乡村,带动群众立足本乡本土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土”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取得新进步。目前,德安县依托低山丘陵地貌,开发精品茶园2000余亩,种类涉及庐山云雾、龙井、红茶、白茶、高山野茶等,年产量达1.1万余斤,年总产值约460万元,带动200余名脱贫户增收致富,茶叶已成为该县乡村振兴重点产业。

同时,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以茶旅融合为发展目标,探索发展直播电商、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红色研学等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让农民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把增值收益留在了乡村,留给了农民。

规划布局 做响品牌

从“一笼蛋鸡”中发挥“特”优势

“特”就是要抓住特色,打造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德安县积极吸纳多方面人才进乡村,当“头雁”,采取“支部+基地+合作社+公司”等方式,把打造“一村一品”作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蛋鸡、葡萄、花生、中药材、黄牛等特色产业,做深加工、做精品质、做响品牌,切实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和长久之策。

走进德安县河东乡河东村的德兴农场,三层高、近百米长的鸡笼里,一只只海兰褐蛋鸡探出头来喝水、进食,偌大的养鸡场里,却看不见一个人。

德安县蛋鸡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规模成形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兴盛于本世纪初期阶段,但过去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特、散而不精等问题。

如何突出重围,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德安县从打好“特字牌”入手,县委牵头整合资源,编制《德安县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按“有序发展、整体提质、畜地平衡、合理布局”的发展思路,生产模式和发展方向,并通过金融支持、政策倾斜、资金奖补等办法,建设标准化、智慧化示范场,助力产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绿色生产和精深加工,实现蛋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生态化,逐渐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赢得了主动。目前,德安县是赣北地区蛋鸡养殖大县。全年产值已达到18亿元,规模达到1000万羽后,加之上下游企业产值,预计年产值至少达到50亿元。

链上发力 集聚发展

从“一棒菌菇”延伸“产”链条

如何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生产、技术、人才等难题及村级集体经济小、散、弱等困境,带动群众共同增收?德安县深入开展“党旗领航”行动,推动农业产业党建联盟应运而生,制定《全产业党建联盟赋能高质量实施方案》,联合有关职能部门、乡镇、行政村以及涉农企业的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手牵手共筑“红色朋友圈”,构建起“凝心聚力、协同一致、优势互补”的党建联建工作新体系。

德安县食用菌起步较早,涉及6个乡镇,7个食用菌产业基地,主要是以香菇,平菇,袖珍菇等常见菌种为主,杂有羊肚菌、竹荪、黑木耳等种植。但产业多点开花,各自为战、小规模经营的特点导致的经营成本高、市场议价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局限性也逐步显现。

为推动全县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德安县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乡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资源,编制《德安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依托重点培育扶持的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成立行业党总支,打造“联盟党总支+链主产业基地党支部+党员”的党建模式,建立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党建要事、经营大事、项目重事、惠农实事、扶农难事、生产急事“六事联动”机制,共同解决产业内重要事宜,提高产业党建联盟共建质量。

联盟成员通过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事务联商、发展联动、治理联谋等方式,打造“链”上命运共同体,将“组织链”嵌入“产业链”。截至目前,菌菇产业链上已培育专业技术人才300余人,年产值约为5000万,有效解决技术销售等问题60余个。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有活一起干 携手奔共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