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生活时尚 > 正文

让“过年的画”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 武少民 靳 博    2023-02-13 15:17:01    人民日报海外版

正月十五,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上,舞龙、舞狮、踩高跷、小车会等民俗花会节目轮番上演,阵阵掌声、欢笑声不时传来。沿着青砖小巷来到“玉成号画庄”,霍庆顺用棕刷在画板上反复拂拭后,再覆上宣纸,先轻抚、再重按,然后揭开,木版年画《天仙送子》的轮廓跃然纸上。

“这幅《天仙送子》的年画上有10个人物,每个人物的脸部彩绘就有20多道精细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对待。”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4岁的霍庆顺说,即使是自己一丝不苟作画,年画成品率也只能维持在70%左右。

在霍庆顺工作室不远处的另一处老宅中,张宏正指导一群小朋友体验年画拓印。随着推、拉、揭等动作一气呵成,一只骑着老虎、手挥玉如意、头戴潜水镜、憨态可掬的“钞集兔”,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跃然纸上。

张宏是霍庆顺的大儿媳,也是徒弟。“用生肖元素结合年轻人的各种‘梗’创作年画,是我这几年进行的全新尝试。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年画,喜欢年画,年画元素也出现在T恤、充电宝、手机壳等衍生品上。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最想突破的。”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从明朝永乐年间天津杨柳青镇出现第一家年画馆起,杨柳青木版年画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杨柳青古镇“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画乡风貌,也在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延续。“年画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与时俱进赋予杨柳青年画更多精神内核。”霍庆顺表示,“杨柳青年画源于‘过年的画’,但更应该是生活里的画,是世世代代传承的画。只要能把这幅‘画’传下去,再苦再累也值得。”

近年来,为让传统技艺“活”起来、“火”起来,西青区盘活年画产业资源,实施年画振兴工程,提供场地、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成立杨柳青年画工作室,设立年画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文化空间,为年画传播和年画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截至2022年底,杨柳青镇已陆续开设近80家年画作坊、60多家年画店铺。随着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杨柳青古镇也建成了以年画为特色的文旅小镇,围绕年画特点发展上下游产业,实现年画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文旅跨界融合。今年春节假期,西青区接待游客139.45万人次,综合收入1.25亿元。

夜幕低垂,不远处升腾起璀璨的烟火,照亮了这座千年古镇,也让一幅幅寄寓美好祝福的年画熠熠生辉,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式茶饮 快速崛起 消费升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