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2023-01-04 15:45:52    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吴巧君)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要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高于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该《方案》指出,我市将重点通过积极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制造支撑“两个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六个转型”。

近年来,我市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三五”期间累计下降16%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8.5%。全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保持先进水平,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这些年,我市深入实施“链长制”,把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抓手,印发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12条重点产业链工作方案,链上抓运行、抓创新、抓项目、抓企业、抓园区、抓人才、抓政策,关键环节一体串联,统筹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9%,快于全市规上工业1.7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还积极为近600家企业提供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推动实施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电机应用、能量系统优化、光伏发电等一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支持美腾科技、华赛尔、亿昇科技、特变电工等企业先进工业节能技术装备研发并入选国家目录。我市在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方面,加大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培育力度,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创建提供储备,完善绿色工厂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企业给予最高60万元资金支持,全市绿色制造单位突破230家,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全覆盖。

新的一年,我市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重点做好8项任务,扎实推进工业领域“双碳”工作。一是着力构建低碳工业体系。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优化产业布局,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二是着力提升工业能效。持续优化用能结构,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推广使用低碳能源,实施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和专项监察,强化节能监督管理。三是着力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工业园区等,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四是着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重点行业原料结构,引导废钢铁等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持续提高工业固废利用效率,助力降碳增效。五是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快碳捕集、工艺流程再造等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开展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六是着力深化工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碳数字化管理体系,推行“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新模式。七是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达峰行动。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达峰削峰,引导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绿色发展。八是着力提升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完善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和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津发布实施技工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