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山西:以生态优先 建锦绣家园

2023-04-27 13:13:47    山西日报

为满足三晋百姓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我省日前印发了《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美丽山西建设短板加快补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展开“空间布局美、绿色发展美、环境质量美、生态和谐美、锦绣家园美、三晋文化美、多元共治美、人人共享美”的大美山西画卷。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春日融融,在临汾市永和县的崇山峻岭间,一条高标准沿黄旅游公路蜿蜒向前,路两旁郁郁葱葱,花开摇曳,满目绿色。曾几何时,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如今,黄河在这片土地划出了一道优美的“S”型大湾,也画出了一幅河山相依、山河相拥的水墨画卷,让人由衷发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慨。

永和县地处黄河中游,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修路护河固坝造林十分困难,当地在巩固拓展“三北防护林”“最美农村路”系列工程中,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探索建立协同保护机制,让永和的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纲要》提出,以满足三晋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蹚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近年来,我省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牵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改善。2022年底,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3%,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制定出台《山西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我省共有12个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6个县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为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以引领示范成效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力量,为我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深化生态省建设,高质量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新样板。

强化源头减排协同治理

进入春季,虽然西北风仍旧吹起,但在位于阳曲县的太原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却看不到飞扬的尘土。水泥生产企业粉尘的无组织排放是环保管控的难点。山水水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物料的储存、堆放、装卸、装载以及原材料的输送,实现全封闭。同时,增加喷雾抑尘设施,对起尘区域实现喷淋的全覆盖。山水水泥生产部部长段宏伟告诉记者:“公司安装了在线扬尘监测设备,实现了扬尘污染的动态感知。如果发现有污染数据超标,管控一体化平台会进行报警,我们会开启天雾、雾炮等系统,对起尘点全覆盖、不间断喷淋。管控一体化平台均可实时查看除尘器开启情况。”

通过超低排放,降低污染排放,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产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太原市第一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水泥企业,山水水泥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入资金3800余万元。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年减排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降低了约50吨、4吨、56吨。

《纲要》提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对标“生存线发展线”“能耗双控”目标,全面推进钢铁、焦化、有色等九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先进产能占比,推动发展模式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转变。创新应用绿色技术,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水平。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制定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同步推进“两个转型”,实施城市建成区及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钢铁、焦化企业深度治理。编制全省“十四五”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组建省低碳环保产业集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引擎。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左权县泽城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鳞次栉比的房屋。村民告诉记者:“以前生火,烟又大又脏的,空气质量也不好。”如今,村里借环境改善之机全力打造“民宿社区”,保留了原有的村庄布局与特色风貌,不少村民长期闲置的房屋,经过统一改造后变成了韵味独特的民宿客栈,既满足了生活所需,又能增加旅游收入。村民赵秀桃家也进行了民宿改造,她告诉记者:“现在家里进行了煤改电,电暖器又暖和又干净,客人来住民宿也舒心。”

泽城村凭借优美的自然生态,良好的环境质量,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像泽成村一样的美丽乡村在左权越来越多,该县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抓在手,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获得提升,同时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铺设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纲要》提出,要推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省域样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能源、化工、电力等产业优势反哺生态建设,将“生态+产业”深度融合转化为新发展动能,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渠道,使“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生态转型方式,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我省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措施,做优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为百姓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产品。(记者程国媛)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津发布《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
下一篇:宁夏打造央地合作共赢新样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