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云南: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2023-05-16 16:15:01    云南日报

5月10日,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揭晓,全国共有10人入选,其中就有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丁兰英的入选,与近年来云南省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及非遗活态传承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

2000年,云南省制定出台《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立法程序进行传统文化保护的省份;2013年,在对条例修订完善的基础上,颁布实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全国首创区域性整体保护、实施旅游业收入反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2018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9年云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2022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些法规、政策构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为云南省不断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

目前,云南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州(市)、县(区)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共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145家保护单位,居全国第10位,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5人,居全国第8位。创建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和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了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全省非遗保护体系不断完善,非遗整体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全省各州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启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实践。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已有近300年历史,是云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昆明官渡古镇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手拿金属工具的游客正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这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敲打声不绝于耳。一些即将高考的学子运用乌铜走银技法将校徽刻在自己制作的调羹上,拍照留念。此外,传习馆延伸出非遗游学、亲子体验、团建活动等个性化定制,为乌铜走银的活态传承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花灯和滇剧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艺术。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搭建专业赛会平台,举办了多次新剧(节)目展演、青年演员比赛、花灯滇剧艺术周、新年戏曲晚会等大型赛会活动,使之成为本土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身处滇剧传承前端的云南省滇剧院,通过创新庭院剧等演出形式,进一步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云南省花灯剧院打造“云南花灯新媒体矩阵”,整合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向公众传递花灯新闻资讯、普及花灯戏曲知识、提供线上演播等多种产品服务;文林小学作为云南省滇剧文化传承项目的首所试点小学,已培养出300余名滇剧小演员……花灯、滇剧活态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作为国家级非遗蒙自过桥米线的发源地,蒙自市近年来探索打造“湿米线+脱水蔬菜+浓缩汤汁+熟肉制品”的自热方便米线产业链,推动米线向中高端方便食品发展。年初,一批产自蒙自市的过桥米线海运至北美,实现首次出口。

在“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南涧彝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彝族跳菜拥有广泛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南涧县的民间跳菜队伍有390多支,除进行各类宴会和景区演出外,还承接司仪和主持等业务,彝族跳菜团体不仅活跃在云南省内,更“跳”到了北上广深,通过推广非遗文化获得了收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剪纸已有1500多年历史。传承至今的傣族剪纸,题材更加宽泛,图案更加复杂精美。一些传承人创新利用金属材料进行傣族剪纸创作,还通过“传统技艺+数字技术”创作出了傣族剪纸动画短片。

德昂族酸茶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22年与全国其他茶技茶俗共同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才让更多人知晓了酸茶的文化意义和保健价值。酸茶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酸茶茶艺表演、精包装酸茶等应运而生,更多人开始关注德昂族酸茶,并开始学习这项非遗技艺。

云南是非遗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应当保护传统技艺和开发市场创意并重,既要有数字化保护,也要有演绎化探索,才能活起来、传下去。(秦明豫)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市首个算法人才政策颁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