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中欧班列(西安)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背后——

陕西:“双循环”乘风扬帆

2023-12-28 18:15:26    陕西日报

截至12月14日,中欧班列(西安)2023年开行量达5139列,同比增长15.6%,约是全国增幅的2倍,是首个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的班列。

中欧班列(西安)始发站——西安国际港站,已不仅仅是一个火车站点,它正在成为通达全球的国际商贸物流枢纽:中国五矿“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远海运“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中林“一带一路”木材交易中心、山东港口“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陕投集团“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正在这里崛起;全国首个哈萨克斯坦铁路物流投资项目已经建成……

陕西以中欧班列(西安)为引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塑造竞争新优势。

拓宽大通道 畅通“双循环”

“平均每100分钟,一列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启程或到达。”12月20日,西安国际港站运转车间党总支书记李保洲说,“我们实现了货物高效集结流转,即到即走。中欧班列(西安)已成为线路辐射最广、能最快避开拥堵路段的班列。”

立足开放,陕西着力畅通、联通货物集结流转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行国际干线17条,覆盖亚欧大陆全境,通达国际贸易热点地区。

在布局中欧班列(西安)国际货运网络的同时,陕西同步加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12月3日,首趟中欧班列(西安)+西部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班列——X9592次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往北部湾港。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王相军说:“2023年,西安国际港站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全国物流枢纽间的内陆节点和沿海、内河港口的海铁联运圈,联通已开辟的22条国际班列通道,建成覆盖陕西中部、北部、南部的中欧班列集疏运体系。”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开行20多条“+西欧”集结线路,开行至青岛、宁波等地铁海联运图定班列,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集结交汇,单一集装箱运输方式向笼车、公铁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转变。西安国际港站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内主要货源地高效互联互通,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

“中欧班列(西安)运输稳定、时效快,越来越多的高货值产品生产企业成了我们的客户,比如三一集团、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等。”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说。

中欧班列(西安)货运线路织线成网,陕西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持续增强,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共筑繁荣路 开辟新空间

时至岁末,一个好消息传来:12月23日,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建成。未来,“西安码头”将是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就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准备“开张营业”之时,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联合启动的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项目也在加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中哈两国间运输通道实现“枢纽对枢纽”的蝶变。

“中国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铁路在中哈两国逐年增长的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铁路货运股份公司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驻北京代表处总代表奥巴奇罗夫·耶利克说,在西安国际港站投资建设陆港码头,将更好服务中国及中亚国家的物流企业。

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西出首站。陕西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据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统计,目前抵达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货物中,约40%来自哈萨克斯坦,中欧班列(西安)运往欧洲的大部分货物借助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运输。

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正在陕西放大、优化。国外企业主动融入,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发展机遇;国内龙头企业立足西安,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

仅内陆港西安国际港,目前已落户31家世界500强企业、39家中国500强企业、15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今年1月至11月,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额1408.98亿元,同比增长8.7%;对中亚5国出口增长2.32倍。

“借助西安的区位优势,中远海运、国铁物流等4家行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为企业打包提供‘门到站’‘站到站’‘站到港’‘港到港’等全链条服务,整体物流成本约下降50%。”西安港远海国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磊说。

中欧班列(西安)“牵线搭桥”,国内外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繁荣之路,陕西更加紧密地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外向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开放促发展 塑造新优势

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开行,是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

十年间,陕西站在向西开放的前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

提效率——公交化开行全国首个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每周“两去一回”;开行西安至中亚地区的铁公联运班列;建成投用中欧班列出口集结中心,率先在内陆地区实现整列集结、抵港直装、港区一体化;西安国际港站成全国唯一的3束6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可满足中欧班列(西安)每年1万列以上开行需求;

降成本——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实施达效,累计服务企业230多家;在全国第一个实现海关、铁路数据联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15个国家试点,构建完整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布局海外仓,购买自备箱,支持整车出口;

优服务——高质量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打造铁路一类口岸,公路二类口岸,粮食、肉类、整车进口指定口岸及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等功能完备的门户口岸体系;创新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拼中心;创新“门到门”服务,推广“定制班列”“精品班列”,实施“一企一策”;

……

一项项实打实的政策举措落地实施,陕西开放发展迈大步,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为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创造新机遇。

9月,陕西组织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助推陕西与中亚地区务实合作再上新台阶。

此后不久,西安国际港务区与中白工业园区、中外运合作启动中欧班列(西安)一体化服务平台,启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坦北哈州2处海外仓……

如今,中欧班列(西安)日夜驰骋,陕西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一个承东启西、联通亚欧的枢纽正在形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蓬勃动力。(杨晓梅)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市已打造184处“美丽庭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