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广西:“一村一图” 乡村“智治”

广西创新打造“村情管家”系统,已为5213个行政村编制卫星影像图

2023-12-28 18:17:36    广西日报

“前几年想帮村里规划一块林地发展养鸡产业,网上哪都找不到一张本村地图。今年领到‘一村一图’后,按图索骥,一天就落实了交通方便、适合养殖的地点。”说到村级地图给工作带来的诸多便利,驻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那模村第一书记冯毅轩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据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消息,截至12月中旬,广西已有5213个行政村拥有“一村一图”,填补了乡村地区无基础图件的空白,该项工作步入全国前列,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广西山区占总面积的69.7%,乡村大多分布在石山、丘陵之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测绘处负责人说:“乡村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几近空白,村民对所在地基础设施分布位置了解仅凭经验,村干部和外来驻村第一书记对村情‘家底不明’,只能靠走访、摸排、记录,费时费力效率低。一张村级地图,成了广大基层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长久的心愿。”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1年4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决定在全国率先面向行政村编制“一村一图”并免费发放,开启广西数字乡村“智治”新模式。此项工作由该厅国土测绘处组织统筹,广西地图院具体实施。

据广西地图院专家介绍,“一村一图”采用最新卫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矢量数据、“三调”数据成果和全区当年度最新道路、水系、居民地信息构成。编制的村级卫星影像图,可供基层干部使用。

“‘一村一图’作用太大了,它是我们巩固脱贫成果的‘导航图’。”巴马瑶族自治县巴定村村支书王科说,作为广西地图院的定点帮扶村,该村也是“一村一图”的最先受益者。依托这张基础底图,巴定村前年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李子、雷竹等特色产业,引入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公司,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也水涨船高。

鉴于“一村一图”的广受欢迎,广西地图院对传统纸质村级地图进行脱密处理,创新打造了“村情管家”系统,整合居民年度收入、外出务工、城乡医疗保险参保、防返贫工作等信息,帮助村干实现了“一个平台三知道”(知村情、户情、民情)。自治区田长办以“一村一图”数据为基底,将耕地地块地理位置信息与地块承包人、网格员信息一一对应,制作村级田长制公示牌,实现了“以地找人”“以人巡田”。

据悉,目前“一村一图”已覆盖广西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在免费共享其中的成果。下一步,广西将开展“一村一图”创新攻坚行动,努力为全国推广“一村一图”提供广西方案和路径。(记者/唐广生 谌怡秋)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市已打造184处“美丽庭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