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词中精品《清平乐·会昌》

2023-05-17 15:55:49    党史博采

毛泽东于1934年夏天创作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对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毛泽东有个说明,是我们正确理解这首词的关键点。其说明如下:
  “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这首词写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夕,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写作背景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毛泽东一手创建的红军,到1934年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毛泽东本人却仍被排除在军队领导之外,他的种种正确的军事主张得不到采纳。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1934年4月下旬离开瑞金,前往中央根据地南线调查研究并指导工作。到达粤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会昌县文武坝,会见中共粤赣省委书记刘晓、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在听完何长工汇报南线军民反“围剿”的情况后,同他们共同研究总结了前一段的反“围剿”作战被动的原因,一同研究制定了反“围剿”新的作战计划,作了相关军事、政治的指导。由此,使南线战局出现稳定并出现新局面。5月出席粤赣省委召集的会议,听取汇报后,针对斗争形势,作出了要深入开展查田运动等多项指示。6月上旬到会昌站塘的李官山视察,指导当地22师的军事工作。6月中旬回到文武坝。6月下旬,接到中央通知,立即回瑞金沙洲坝,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此词当在6月中下旬从李官山视察回到文武坝,在离开文武坝之前的这段时间同粤赣省委的领导干部刘晓、何长工和警卫人员登“会昌城外高峰”——岚山岭之后所作。这是诗人在中央苏区时期写的最后一首诗词,写作此词时,第五次反“围剿”已无胜利的希望,中央高层已有进行战略转移的决定。
  此词与1929年10月所作《采桑子·重阳》一样含有很强的哲理意味。首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开头就让人们精神一振。我在天还未明时登山,不要以为我是“早行人”。这“莫道君行早”是句俗语,后省略了“更有早行人”的语意。言外之意是,更有广大的战士们早于我就起来行军作战。紧接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是一句意味深长,而又乐观通达的诗句。在《采桑子·重阳》中,毛泽东说“人生易老天难老”,而在这里却说“踏遍青山人未老”,前句讲的是大自然和人生的客观规律,而这句是对井冈山斗争以来的回顾,表达了诗人仍然充满青春的豪情,而不言“老”意,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风景这边独好”,向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解读为展望祖国大地,还是苏区这里好;二是解读为整个苏区处于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的危险困境之中,唯有这南线稳定。通观全篇,后一种解读似是更合情合理。
  下阕,“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诗人近看山峦俊秀,茫茫苍苍,一种自然之美,赏心悦目;远眺东南方,那里“更加郁郁葱葱”,比这里还要好,在困境中看到红军的前途。《清平乐·会昌》,总结了诗人秋收起义以来艰苦的战斗历程,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政治家的广阔胸怀和军事家的战略眼光。既有能够身临前线改变南线被动局面的喜悦,也怀有对苏区出现困境的思考。当时苏区形势已如火烧眉毛。1934年4月28日,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失守。中央红军处于节节败退的困难境地。毛泽东却只能坐视此危急形势,而无法插手。他登临会昌山,排解郁闷,而山上的大好风光,令他忘却忧愁。他对革命的前途仍然充满信心,所以他的笔下并未出现悲观情绪,相反,读之仍令人振奋。
  这首词写得平易而见精深。全诗将景物描写寓于叙事之中,创造了一个动态的时空意境。诗人同大家拂晓启程,结伴登山,近看,高峰竞秀;远望,群山蜿蜒不绝奔向远方,南粤郁郁葱葱。语言晓畅明白,通俗易懂,没有典故,没有奇字。可是细品全词,内涵丰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尽在不言之中。既有对过去战斗生活的亲切回忆,又有对未来前途的展望;既抒发了青春不老的壮志,又表达了对革命前途的信心。思想和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可谓词中精品。(张兴德)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