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拆弹英雄李云龙

2023-06-29 10:43:18    光明日报

这是陈列在铁道兵纪念馆的一件文物,是个锈迹斑斑的弹壳,足足有半人多高。它与铁道兵英雄李云龙有着紧密联系,也反映着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生动历史。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依仗其强大的空中力量,对中朝两军的运输线展开“绞杀战”,美军飞机疯狂破坏桥梁和场站,投掷大量定时炸弹、子母弹和重磅炸弹,妄图阻止我军的抢修和运输。在满浦线上价川至顺川的龙源里、泉洞间的29公里地段,是“绞杀战”的重点轰炸对象。铁道兵团第1师3团进驻了29公里管区,3团2营5连战士李云龙带领20余人用绳索将一枚枚美军定时炸弹拉走。这种将炸弹拖走的方法非常危险,经常造成志愿军人员伤亡。李云龙入伍前当过民兵,学会了埋地雷和拆卸地雷。他坚信“定时炸弹既然是人造的,我们就能搞清它的秘密”。

于是他向连长主动请缨,带上镐头、小锤等一些简易工具,带领一个小组到路基旁找了一个500磅重的定时炸弹。他让战友们躲到安全距离之外,自己骑在定时炸弹上面。“我敲几下就停下来听听有什么动静。锤头敲着定时弹迸出点点火星,左敲右敲,定时弹大头的螺丝盖子给敲松了,我马上把它拧开,里面便露出一个螺丝扣,我用手按了按,没有什么动静,便从里面慢慢掏出弹簧,拆掉撞针。”李云龙在《揭开定时炸弹的秘密》一文中回忆。拆弹成功后,指导员跑来紧握着他的手说:“李云龙同志,你冒着个人生命的危险,拆除了定时炸弹,为祖国为朝鲜人民立下了功绩……”

揭开了定时炸弹的“秘密”后,李云龙带领一个战斗小组专门拆定时炸弹。在拆到第9颗炸弹时,他照例抡起小锤,照着风翅敲打了一下。只听得“兹——”风翅突然呜呜地转起来,眼看风翅带动撞针,撞针直往后缩,就要碰到引火帽上爆炸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急中生智,在地上捡起一块木片往风翅空隙里猛地一插,死死地别住风翅。再抓住撞针,猛地往外一拉,把它拔了出来。这一颗顽固狡猾的定时炸弹,又被征服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又先后拆卸定时炸弹35枚,还教会了13名战友,一起成为拆卸定时炸弹的能手,到各连成立拆卸定时炸弹小组,先后共拆卸47枚,大家都称他为“拆卸定时炸弹大王”。被拆卸的定时炸弹,变害为宝,掏出的炸药开山炸石,采制抢修用的片石和道碴,加固铁路路基,铁路行车速度因此提高到时速40公里。战士们把掏完药的炸弹皮送到铁匠炉去制作锹、镐等抢修工具,以后又打成锅、铲和菜刀。拆空了的炸弹壳挂在桥头和驻地当做防空警钟。

李云龙荣立一等功,被铁道兵团授予“二级英雄”。铁道兵团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刘波)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守常研究院揭牌成立!名字源自革命先驱李大钊
下一篇:朱德与侨务工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