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傅雷翻译的美学特质

王翊民    2023-11-27 10:34:53    学习时报

在近现代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傅雷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傅雷一生总共翻译了30余部作品,在国内外的发行量达到千万册,在中西文学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大的成就是对法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让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法国作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便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傅雷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标识度的翻译美学特质。这种翻译美学特质以壮阔美、纯正美和厚重美为表现,以为国为民的翻译情怀、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和学养深厚的翻译底蕴为支撑。
  为国为民的翻译情怀成就其译作的壮阔美。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自己的翻译追求紧紧结合在一起,由此而成就了傅雷翻译的气象壮阔之美。
  20世纪30年代初期,傅雷有感于国家的混乱与民众的萎靡,遂翻译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巨人三传》讲述了三位名人的故事: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都是经历了各种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杰出人物。在稍晚的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傅雷又耗费心力翻译了罗曼·罗兰的“长河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以“使大家心中都有一股生与爱的欢乐,使大家不顾一切的去生活,去爱!”而在40年代初期,傅雷重新翻译了《巨人三传》中的《贝多芬传》,并在《译者序》中写道:“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无论是翻译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还是重新翻译《贝多芬传》,傅雷都是希望通过贝多芬的不朽抗争精神来唤醒与鼓舞国人的斗志,以与黑暗的时势相抗争。
  翻译题材的选择体现的是译者的情怀与良心。在革命战争时代背景下,傅雷没有去做一个旁观者,也没有去进行一些“吟风弄月”式的创作,而是以自己的译笔作灯,为摸索前行中的人们增强信心和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傅雷的翻译作品才能够展现出特有的壮阔气象。傅雷“作为一个热诚的爱国者,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译事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试图用作品来鼓舞广大青年勇敢面对苦难并奋起抗争”。这种壮阔之美激荡着读者的心灵,虽历久而弥新。
  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成就其译作的纯正美。在进行翻译创作时,傅雷一以贯之的态度是精益求精。无论翻译什么作品,傅雷都专注于字斟句酌。
  对于一本自己反复品读、了然于胸的《贝姨》,已经具备相当翻译经验的傅雷还是花费了8个多月的时间对该书进行逐字逐句推敲。傅雷在写给好友林以亮的书信中谈到了这件事,林以亮感慨:“以傅雷的经验和修养,每日平均也只不过译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字,可见翻译是快不来的。”翻译家、傅雷研究专家金圣华也曾谈到,傅雷“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如《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打磨之下,读者才能得见那些文辞优美、表意得当、读之忘俗的傅译名著。傅雷在翻译《都尔的本堂神甫》时,已经有了30年的翻译经验,但仍三易其稿,某些段落甚至改动六次;而傅译名著《老实人》更是前前后后经过八次改动。作家、评论家柯灵在《怀傅雷》一文中对傅雷的翻译过程有过真切的描述:“傅雷译书的惯例,首先是再三精读原作,吃透原作的精神和全部细节。不理解的地方,查书,找内行研究,写信向国外专家求教。准备成熟,才开始落笔。初稿译成,至少再大改两次,然后誊清付排。亲自看校样,边校边改,直至清样,还有改动。”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使得傅雷的翻译作品具有经过千锤百炼后的纯正之美。
  学养深厚的翻译底蕴成就其译作的厚重美。从法国文学翻译来看,译者众多且风格不一。傅雷的翻译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翻译成果中脱颖而出,给世人留下难以湮灭的印象,很大程度在于傅雷具有学养深厚的翻译底蕴。
  傅雷的学养积淀于文学、美术、音乐等诸多方面。在文学方面,傅雷具有较强的文学品鉴能力和较为丰富的文学评论经验。他对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赵树理的《三里湾》、康濯的《春种秋收》等都有过切中肯綮的评论。在美术方面,傅雷在回国之初,受聘于上海美专,教授过美术史和法语,并著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对美术作品有着独特的感悟。在音乐方面,傅雷在家书中与儿子傅聪畅谈音乐时,表现出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对经典名著中的音韵表达有着独到见解,专门谈过白居易诗歌的音韵美。这些在《傅雷谈艺录》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多方面的学养为傅雷的翻译提供了无尽滋养,也成就了傅式翻译的“腹有诗书译自华”。
  如,“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是傅雷对《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头句子的翻译。这一充满着诗性美的开头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经典名句。一句“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将整部书的气势与神韵都表现出来,令无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读者记忆犹新。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傅雷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己各方面的学养,在尊重原文基础上巧妙运用中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将句子翻译得形神兼妙,令中国读者享受到文学翻译独特的文字之美、画面之美与音韵之美。而这样的美,说到底是建立在深厚学养底蕴基础上的厚重之美。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前的战斗
下一篇:抗战期间党如何打开国际传播新局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