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非遗进校园 孩子画起秀洲农民画

2023-03-14 16:54:56    环球网

色彩跳跃的图案、充满创意的线条、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一幅幅带着童真想象的农民画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绘就。在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南校区的绘画教室里,这里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聚精会神地创作着农民画。

“我画的是农民伯伯丰收的画面,这里一捆捆的是麦穗,这里轰隆隆工作着的是收割机。”学生田雅欣认真地向记者介绍道,“在今天的绘画培训课上,我学到很多关于秀洲农民画的知识,朱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绘画的技巧。”

田雅欣口中的“朱老师”正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秀洲农民画传承人朱月祥。为传承优秀非遗文化,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印通小学在今天成立了朱月祥石榴红工作室,让学生们通过非遗农民画的学习创作,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

“非遗农民画进校园,让孩子们在色彩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线条结构中锻炼丰富的想象力,这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秀洲农民画传承人朱月祥说道,秀洲农民画凝聚着优秀传统民俗和本土文化,是学生们了解历史知识、增进民族情感的优良载体。“农民画强调色彩饱满、用色大胆,丰富多样的画面构图与我们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着很好呼应。把中华民族的服饰元素融入到绘画中,我相信这样的绘画作品会更加五彩斑斓!”朱月祥说道。

在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同学们自己动手,画出了许多图案灵动、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小小脸庞写满专注,大手握着小手,一笔一画之间,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充满着整间教室。(韩镓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们的日子》,改革开放时代的温情书写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