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三好剧目”话剧《寻味》

2023-04-15 21:33:00    中国文化报

话剧《寻味》是一个“三好剧目”。它是一出具有话剧艺术的真正味道、引人入胜的好剧目,是一出有着“九二共识”境界、令人心动的好剧目,是一出能够留得下来、传得下去、具有品牌意义与保留价值的好剧目。该剧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出品,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哲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的资助项目。

首先,我要为选择创排这样一部“三好剧目”的三个出品机构点赞。这三家机构高瞻远瞩地选择了立意高远、主题意韵深厚的一部好剧目;这三家机构胸怀博大地选择了大陆和台湾的演员、编导合作这样一部好剧目;这三家机构独具慧眼地选择深耕北京文化的北京剧协和特有发展活力的哲腾来执行运作这样一部好剧目。《寻味》剧名也是由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同志亲自定夺。由此可见,《寻味》的成功应首先归功于这三家出品单位,应该为他们喝彩。

其次,就《寻味》本身而言,“三好剧目”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好编剧。写现代戏很难,写《寻味》更难。两岸合作、四代人、贯穿70年的故事……如此难以完成的一次创作与演出,却通过当代著名剧作家龚应恬实现了。编剧把生活发展的轨迹提炼以后化为了戏剧情节的内容,所以这部戏是生活化的,也是戏剧化的,更是艺术化的。编剧还把生活的底蕴情愫和生活内涵情愫精炼后化为了戏剧人物内心世界内在或外化的情感,引领观众去揣摩、分析、感受人物的内心变化与外化态势,编剧对观众心理的掌控能力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尤为重要的是,龚应恬、李宗熹两位编剧可视、含蓄而不乏激情、抒情地将“我是中国人”这一核心观念、核心境界高度戏剧化,而这一表达恰恰是这部戏所应承载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是好导演。《寻味》有37个场景之多,但它不是电视连续剧,而是把37个场景演化成2小时15分钟的一部舞台剧,何其难也!我们也由此可见李宗熹导演横溢的艺术才华。从导演灵动的空间转换和耐人寻味的舞台调度中,我感受到了一位优秀导演把生活升华到艺术的境界,感受到了他以丰厚的生活底蕴展开的深具创造性的二度呈现,并最终使这一主题高远、立意深厚、情韵深长的创作得到了极其生动的舞台呈现。

李宗熹执导的《寻味》生动、感人。舞台上每一位人物身上“都有戏”而且个性鲜明,所以全剧人物虽多但不乱。李宗熹导演通过对剧本升华后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二度创作,准确地将其中的意蕴与情感传达给观众,从而打动观众,使《寻味》一剧能够吸引观众,在剧场产生了让话剧人兴奋的剧场效果。观剧时,我旁边坐着五六个青年人,在观剧过程中,他们对舞台上的台胞不由自主地大声喊到:“欢迎你们回家!”说明那些年轻人被剧情吸引住了,动了真感情,这一声大喊是对导演最好的回馈。

第三是好演员。他们之中有中华全国总工会话剧团的老团长、表演艺术家王毅,有演琼瑶电视剧而闻名全台湾的著名演员李志希,有剧场观众十分喜爱的台湾优秀演员柴仲思,有中华全国总工会话剧团副团长、出色的好演员唐丽华,有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高材生、在影视圈十分活跃的年轻演员曾黎等等,这些演员扮演的人物让我印象深刻。表演学上讲,演员传递的应为“我就是这个人物”,而不能是“我来演这个人物”。我看到的李志希就是李金标,王毅就是三爷,唐丽华、曾黎就是小茹,柴仲思就是淑萍,他们的表现是个性的而不是共性的,是人物的而不是演员自我的,使得剧中人物有了极致的光彩,使这些动人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活在观众的心里。

《寻味》一剧中最能够感染观众的是演员在贯穿行动与反贯穿行动中人物情感的显现,能够在情感显现中组织起极其饱满的内心独白。好演员在大起大落的情节翻腾中绝不只是大喊大叫,而是在细浪翻滚的细节展示中真实细致地呈现,引领着观众时而大笑时而苦笑。观剧时,我心中默默地说:观众们跟随着演员们感受着剧情,心与心交流着,静静地向前“走”。

当然,作为一个“三好剧目”还有着要改进的空间。因此,我还有如下几点建议:第一,这部戏还需要像李渔所说的应“立主脑减头绪”,是要减一点头绪的,将2小时15分钟的戏压缩到不超过2个小时为好,压缩后应更精炼,减头绪后应更有筋骨,更有温度;第二,戏的开场部分缺乏震撼力和吸引力,改进办法是要设置突发事件,不能循规蹈矩按照惯例开场即逐一交代剧情,这样的结果是“皮”太厚,难进戏,说戏易于失之讲戏。开场可设置为台风突起,台湾与大陆同时有着特有鲜明态度和有着特有性格的人物展开行动,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故事生动地发生了,全剧的戏剧冲突尖锐而有力度地展开了;第三,谭霈生先生提出的“情境三要素”包括突发的事件、变化的人物关系、特定的人物生活情境。突发、变化、特定三者是否足量?是否准确?是否灵动?我个人以为现在这三个方面在《寻味》里都有欠缺,还需要从编剧、导演、表演上再努力。(蔺永钧)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什么人文艺术和科学发展的速度不能太悬殊?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