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两代非遗传承人:以“瓷”为媒 促中外文明交流

2023-12-07 10:51:12    中国新闻网

釉色粉青莹润,冰裂纹片无一雷同,集绘画、瓷艺、雕刻于一身,呈现胎釉特色的艺术内涵,寓意对杭州亚运会的美好祝愿……在亚运村技术官员村的文化小屋内,一面青瓷作品墙静谧又吸睛,27件亚运精神和传统瓷艺相得益彰的作品,仿佛在诉说穿越古今的悠悠宋韵。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南宋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制作工艺上,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河南等地名瓷的釉质浑厚,又吸纳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釉面莹润、造型精巧。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出中国青瓷史的巅峰。2007年,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致公党杭州市萧山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叶佳星介绍,其父亲叶国珍是一位新加坡归侨,55年来致力于研究传承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为献礼杭州亚运会,父女二人用两年时间,专门烧制了一系列蕴含亚运元素的青瓷作品。

南宋官窑以“粉青釉色、冰裂纹片、紫口铁足、薄胎厚釉”四大特色闻名于世,由于制瓷原料特殊,烧造工艺难度大。

“17种原料配方,经过72道工序,道道不容出错,2000多次烧制实验,那是最少的。烧窑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严谨的科学和工艺。”在叶国珍看来,南宋官窑反映出当时宫廷御瓷崇尚古风、追寻礼道的礼器文化内涵,烧制过程宛如“寻根”之旅,以传统文化复刻历史,而复刻的目的不在求古,更在于传承和创新。

文明的交流,活动是最好的载体。素坯彩绘、碎瓷拼贴、瓷器修复……杭州亚运会期间,来自八方的中外友人,通过观展和沉浸式体验,亲手制作各具特色的瓷艺作品,“零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画浙江的人文底蕴。

“瓷器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南宋官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泊尔随队官员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此次杭州亚运会之行会成为他了解中华文化的开始。 (王潇婧)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在莫斯科举行 服装设计师陈宇参加
下一篇: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落户北京宋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