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产业升级向绿而行

刘 成    2024-04-12 14:57:02    经济日报

随着投入近400万元的生态化改造项目完工,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新工厂的能源结构得到改善,实现100%绿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万多吨。

企业是节能降碳的主体。青岛高新区将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产业链建设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除青岛高新区已培育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不少企业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向“绿”而行。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海克斯康青岛园区依托智慧运维管理,可对园区内的电力、燃气等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实现了能源的精细管理和有效利用,综合能耗下降40%。“既要发挥智慧管理的作用,还要在细微处做到位。”海克斯康商务运营事业群总经理詹亚南说,园区还建起光伏车棚,在办公楼顶布设了约95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青岛高新区还帮助企业从细节着手做到降碳增效。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可提供废旧工业润滑油驻场净化还原和循环再利用服务,但此前他们的客户大多在省外。“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和环保部门帮我们梳理了区内制造业企业需求,公司据此研发了厢货车移动式净化设备。”海纳能源项目发展中心负责人华倩说,厢货车移动式设备可直接开到企业车间,两三天就能解决问题,有些小规模的企业甚至只需半天就能完成油品净化。

新设备研发成功后,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成为海纳能源的首个客户。“我们对净化油的指标检测数据非常满意。”力克川液压环保负责人王长征告诉记者。目前,已有5家青岛高新区企业接受了海纳能源的服务。

青岛高新区还通过全过程监管等方式,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绿色转型。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由于车辆涂装使用的油性漆量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多。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鼓励引导企业建设喷粉线替代原有喷漆线,并协助企业申领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100万元,帮助企业实施了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改造项目。

“青岛高新区将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有序组织园区以及园区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卢阳表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亚行预计亚太经济持续强劲增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