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以点带面建设数字乡村

刘 成    2024-04-30 14:21:58    经济日报

不久前,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探索不同区域条件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但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难题:数字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导致难以做优、人口老龄化带来推广困难等。要破解这些难题,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和跨层级联动机制,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整合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和现有资源等,都尤为重要。

以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切入点,从而带动数字乡村整体发展,实为有序有效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条路径。乡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的数字化基础也各不相同,只有以场景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最终实现由点带线、由线及面的全面发展。

针对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地处重庆市武陵山区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针对受地域条件限制农村路、网等基础设施差,存在网购“最后一公里”的“堵点”,通过整修网络和道路,让网络畅通、物流进村,促进网上消费。根据场景需求来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可以避免“大水漫灌”式投入,能够用较少的资金迅速见到成效,从而解决难题、促进发展。这就需要各地善于挖掘不同的场景,围绕场景有针对性地解决基础设施短板,在完善各种场景中把数字乡村持续做深做透。

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方向。很多地方把农业产业项目的数字化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这是场景拓展的优选方向。产业需要数字化的赋能。而数字化的应用又能提升在其中工作的村民的数字化素养,这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数字化推广难问题。围绕产业项目拓展数字化场景,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数字化真正能为产业赋能,才能推动产业和数字化深度融合,带动数字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善于借助市场力量。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具备面食、茶叶、渔业、矿泉水以及旅游、民宿等资源,但资源分散,难以握指成拳。通过引入第三方数字化企业,与34个村共建共富公司,用数字化串起众多特色产业。缺钱、缺运营经验,通常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困难,而运用好自己的特色资源,发挥好市场作用,这两个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既需要当地科学认识自己特有资源的价值,运用好市场机制,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与资源密切绑定,实现多方共赢,才能让这种市场合作持久健康发展。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赋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从而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在拓展场景时,必须立足本地发展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式做法,不能搞“一刀切”,更要杜绝“形象工程”。只有久久为功,才能有力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正视风险把握机遇 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人工智能促转型
下一篇:从工业走廊经济带看新质生产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