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高起点打造氢能产业链

2024-07-15 10:59:14    经济日报

香港特区政府近日公布氢能发展策略,提出按照“完善法规”“制定标准”“配合市场”“审慎推进”原则,稳慎有序推进氢能产业发展。这一策略的提出是对特首施政报告规划的落实,为香港氢能产业发展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助于香港稳步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发布氢能发展策略是香港奋力追赶世界绿色能源发展趋势的体现。近年来全球氢能产业突飞猛进,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氢能发展长远规划。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全球氢能回顾》,2022年全球氢产量达9500万吨。梳理多个国家宣布实施的低碳氢生产项目,2030年全球低碳氢产量将会达到3800万吨,而2021年的统计数据还是100万吨。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理应成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示范城市。

氢能应用能够在交通运输、移动机械等方面为香港带来利好。相比传统燃油车,氢能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能、低噪声等优势。截至2024年5月的数据显示,香港现有各类车辆91万多辆,其中已登记的新能源小型巴士、巴士、重型货车及特别用途车辆分别只有9辆、120辆、3辆、124辆,新能源车辆的替代空间巨大。2023年香港国际机场年处理货运量430万吨,货柜码头吞吐量1.7亿吨,如果大规模应用氢能等新能源重型运输机械,将带来巨大的碳减排效益。

香港发展氢能产业还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就是管网设施。香港的人工煤气管网覆盖全港大部分地区,已经稳健运行35年。人工煤气中含氢比例高达49%,辅以适当的抽取设备,能够迅速构建起站点充足的供氢网络。

技术支持方面,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为开发与氢能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作出贡献。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已经累计注资4亿港元,批准包括氢能源利用项目在内的30多个科研项目。由于香港尚未有专门的法例规管氢气作为燃料的安全使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了氢能跨部门工作小组,制定了氢能应用的暂行标准,准备开展14个试验项目。

按照氢能发展策略规划,香港特区政府将于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法例建议,为规范管理用作或拟用作燃料的氢能生产、储存、运送、供应及使用提供法律基础,并在2027年或之前,制定对接国际并符合香港实际的氢能标准认证。香港交易所已经聚集了一批氢能头部企业,氢能发展策略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机遇,在香港落地氢能应用场景。

此外,内地的制氢量每年有3300万吨,居全球第一位,形成了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及应用的完备体系。与香港邻近的广东佛山市就在建设“氢谷”。香港可以发挥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高起点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条。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4.2%
下一篇:广西侨港:魅力小镇归侨创业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