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将跌破8万元大关?碳酸锂期货创上市新低

许孝如    2024-07-31 14:06:17    证券时报网

7月30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大跌超4%,收盘价为81150元/吨,盘中最低触及80700元/吨,再创上市以来新低。今日早盘,碳酸锂期货有所反弹,目前报 82600 万元/吨。

多家机构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碳酸锂的持续大跌,与其疲弱的供需面有关。随着国内碳酸锂进口量的持续走高,供应过剩格局或进一步加剧,价格大概率会跌破8万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行导致外采锂矿企业亏损快速扩大,锂盐生产企业已经出现成本价格的严重倒挂,部分锂矿企业的业绩大幅下滑。

碳酸锂期货再创上市新低

今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一度迎来反弹,最高触及12.5万元/吨。但自6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行,一路跌跌不休。

7月30日(周二),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大跌4.19%,收盘报81150元/吨,盘中最低触及80700元/吨,再创上市以来新低,今年以来碳酸锂的跌幅高达25%。截至周二收盘,碳酸锂主力合约持仓量达到21.89万手,增仓7983手。

现货价格方面,据SMM显示,电池级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报8.24万元/吨,下跌1850元,工业级碳酸锂价差持平;昨日,电池级碳酸锂和工业级碳酸锂均下调600元。

五矿期货研究中心有色研究员刘显杰表示,当前碳酸锂期货价格持续下跌的主因在于市场对碳酸锂基本面过剩的悲观预期。供给端,上游锂盐厂实质减产规模有限,青海地区开工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国内碳酸锂产量位于高位。需求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缺乏亮点,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7月1日至21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环比减少2%至46.1万辆。供给宽松格局下,产业链上下游的库存持续累积,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拖累。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6月国内碳酸锂产量66243吨,环比5月增5.9%,上半年累计同比增48.6%;第三方数据统计,国内材料7月磷酸铁锂排产环比降约2%,三元材料环比增15%,8月排产增长亦较为有限。

平安期货有色板块首席研究员车国俊表示,一方面是4月份以来国内碳酸锂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上游锂矿及盐湖端也都延续高效产出状态,供应端放量明显。另一方面,需求端由于终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年中冲量逐渐接近尾声,6月份以来下游排产低于预期,对碳酸锂需求呈走弱趋势。

“此外,国内碳酸锂进口持续走高,碳酸锂供应过剩格局进一步加剧,导致近期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行再创新低。”车国俊说。

国信期货也表示,锂矿进口价格下跌,锂辉石和锂云母精矿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进一步压制了碳酸锂的成本和价格。

或跌破8万元大关

碳酸锂曾一度是香饽饽,上游的锂盐厂供不应求,锂矿生产企业曾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各大锂矿企业的大幅增产,行业急转直下。

车国俊认为,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行后,锂盐厂没有明显的减产规划, 7月为盐湖端锂盐厂的生产旺季,且大部分锂矿石端锂盐厂继续保持满产或接近满产的开工状态,预计7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仍将小幅增加。

同时,下游需求又不及预期。碳酸锂下游材料厂将延续6月平淡的生产状态,产量预计小幅减少,磷酸铁锂厂的排产情况也存在减量预期。三季度中前期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传统淡季,对上游正极材料及碳酸锂的需求亦将呈现明显下行之势。

随着供应过剩格局进一步加剧,不少机构预计碳酸锂价格或将跌破8万元大关。

刘显杰表示,展望下半年,短期淡季过剩压力较大,库存暂未出现拐点,锂价可能继续维持弱势震荡,不排除进一步向下跌破8万元大关,试探出上游企业对于碳酸锂价格的承受底线。但从中长期维度看,锂价已经到相对底部区域,碳酸锂价格若维持弱势,或推动矿端减产兑现,改善碳酸锂供需平衡。

车国俊也表示,展望下半年,在供大于求格局下,碳酸锂市场供需失衡,持续下行价格可能会迫使部分企业减停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供应压力。考虑到当前市场库存预计延续累库趋势,去库存化进程陷入困境,碳酸锂价格或将继续探底,行业产能去化也相对缓慢,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会跌破8万元大关,考虑到成本支撑影响,底部暂看7.5万元/吨一线。

锂盐厂成本严重倒挂,锂矿双雄双双预亏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行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导致锂盐生产企业出现成本价格的严重倒挂,部分锂矿企业的业绩大幅下滑。

7月9日,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锂矿双雄”上半年业绩均由盈转亏。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48.8亿元—55.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4.52亿元;赣锋锂业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7.6亿—12.5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归属净利润约58.5亿元。

两家企业均表示,业绩变动受锂产品市场波动影响。受锂行业周期下行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

刘显杰指出,碳酸锂价格的下行,对于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有所差异。对于中游锂盐厂而言,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最直接影响。由于锂盐厂议价能力较弱,较难将碳酸锂价格的低迷完全传导至上游矿企,因此碳酸锂价格的走低,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价格下,锂盐生产企业已经出现成本价格的严重倒挂。

“对于上游锂矿企业而言,产品定价与碳酸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捆绑,因此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同样影响其利润。对于成本较高的江西锂云母产能,受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较大,若碳酸锂价格跌破8万元大关,或跌破其现金成本线。”刘显杰说。

对于下游企业而言,碳酸锂是锂电池重要原材料,目前在电芯中的成本占比约在15%,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下一篇:“改革发展稳定”齐推进 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