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上周主题基金多数下跌 资金继续流入宽基ETF

张智博    2024-09-09 14:19:51    证券时报

上周(9月2日至6日),A股市场继续下行,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汽车指数录得上涨,其余行业指数尽数下跌,建筑装饰、煤炭、有色金属、电子、石油石化指数跌逾5%。

从ETF市场(含QDII基金)来看,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上周仅有汽车及零部件等少数主题ETF涨幅录得上涨,具体来看,其中国泰中证800汽车与零部件ETF、广发中证全指汽车ETF、海富通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排名前三,复权单位净值涨幅依次为1.67%、0.99%、0.58%。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进口金额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5.8%。1月至7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进口金额为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为606.6亿美元,同比增长5%。

此前,由于市场担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利润率下跌较多,板块整体有所回调,但多数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稳定。7月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向好,汽车零部件板块有望受益。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到来,汽车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风口。如果市场延续成长风格反弹,汽车行业终端数据改善叠加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积极变化,零部件的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看好汽车智能驾驶行情,特别是竞争格局好的汽车检测和线控底盘领域,可关注FSD入华对特斯拉产业链带来的催化。

下跌的基金方面,上周有63只ETF回调幅度超过5%,石油、芯片半导体等主题基金大幅受挫。其中,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ETF回撤幅度居首,为8.18%;富国/嘉实标普石油天然气勘探及生产精选行业ETF、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复权单位净值跌幅在6%以上。另有多只半导体芯片主题ETF跌幅居前。

半导体行业方面,8月全球半导体供需继续保持底部弱平衡阶段,手机与智能穿戴保持小幅增长,AI服务器与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需求在9月或将持续震荡。

今年二季度,半导体行业复苏趋势延续,单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同比、环比增长,且盈利能力有所回升,板块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下降。东莞证券认为,下半年半导体行业在AI发展和国产替代的双重加持下有望延续复苏趋势,板块业绩有望实现逐季改善。

此外,消费电子、央企红利等主题ETF同样大幅下跌。9月进入消费电子旺季,板块迎来密集新品发布,硬件创新及AI应用或带动目标销量上调。

9月10日,苹果将召开秋季发布会。本次或将发布iPhone16系列手机、新一代Apple Watch以及新款Air Pods耳机等产品,预计将在硬件屏幕尺寸、处理器、内存大小、价格延伸等方面有所创新。

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3亿部,同比增长5%,有望结束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换机周期有望在硬件创新和AI应用带动下得以强化,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基本面回升。

从资金净流入额看,上周有19只ETF净流入额超过1亿元。其中,宽基ETF获得明显的净流入,具体来看,易方达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净流入额居前,依次为55.59亿元、32.58亿元、17.06亿元、14.27亿元。这几只沪深300ETF基金份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主题ETF中,半导体芯片ETF获得较多资金净流入,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净流入额均在2亿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9只ETF上周继续下跌,易方达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复权单位净值跌至阶段性低位,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等复权单位净值跌至历史最低位。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赣南山沟里“长”出低空经济产业园
下一篇:2024年中马企业合作对接会线上开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