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储蓄国债迎销售热潮

苏瑞淇    2024-03-15 11:36:00    经济日报

近期,国债迎来销售热潮。3月10日,2024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行。发售当日,众多投资者提前在银行门口排队等候。“我是上午9点多到的,这里的储蓄国债就已经卖完了,卖得太快了。”北京的刘女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银行北京市丰台区一营业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网点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在开售半个小时左右全部售罄。此次国债的销售热潮不仅在北京出现,山东青岛、江苏扬州等其他城市的多家银行内,储蓄国债的销售情况同样火爆。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公告,本次发行的储蓄国债分为两期,分别为2024年第一期与第二期,发行时间为3月10日至3月19日。两期国债均采取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形式,最大发行总额为300亿元,给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预期。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二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

据了解,事实上,储蓄国债“秒光”的抢购现象并不鲜见,储蓄国债作为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一直以来都备受投资者青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介绍,在存款利率下调的大背景下,储蓄国债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储蓄国债受到投资者追捧。

“储蓄国债具有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储蓄国债是一种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产品,适合偏好稳健收益、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市场投资收益下滑时,储蓄国债更易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董希淼认为,储蓄国债有三大优势:一是储蓄国债购买的起点金额比较低,一般是100元起步;二是安全性比较高,由财政部门负责还本付息,可以说是由国家信用作为支撑的;三是储蓄国债不用缴纳利息税,因此比银行存款收益率相对会更高一些,比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也更高。

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同样是“国债”,储蓄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记者就这一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请教了专家。“储蓄国债和特别国债都属于国债,都是国家信用作支撑,二者在这方面没有区别。”娄飞鹏介绍,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一是储蓄国债纳入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计入财政赤字,而特别国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财政赤字;二是储蓄国债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资金用途投向不确定,而特别国债都有明确特定的资金用途;三是储蓄国债发行频率较高,国债期限较短,利率相对较低,而特别国债发行频次较低,国债期限较长。当前,我国长期国债的期限一般在10年及以上,这意味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原则上会高于10年,利率也相对高一些。

对于没有抢购到此次储蓄国债的投资者,专家表示,按照往年惯例,储蓄国债年内仍有发行计划,建议有配置需求的投资者关注后续储蓄国债发行计划,提前做好准备。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外资商超看好中国市场
下一篇:“理财夜市”应运而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