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加快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崔国强    2024-03-19 11:20:58    经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据测算,去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超2万亿元。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运营企业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无人机应用领域,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基础上,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等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无人机物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我国通用航空飞行绝大部分为训练和生产作业飞行,商务以及私人飞行占比不到5%,与全球通用航空大多数服务于交通出行、运动娱乐、医疗救援等还有差距。”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朱耀春表示,低空经济市场有待大力开发和培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让低空经济潜在市场需求充分释放。

空域申请和使用不够便利,是当前低空经济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低空空域管理还存在空域划分不够合理、管理体制不够科学等状况,与通用航空用户和社会公众期望有较大差距。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中国民航局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低空经济要“高飞”,还需重构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近年来,中国民航局立足行业准入、监管和空管服务保障等职责,修订了30余部民航法规,初步建立了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通用航空运行环境不断改善。但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升保障措施、强化市场开发力度。据了解,下一步民航局将推动落实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法规。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持续向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