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持续扩围

董碧娟    2024-03-19 11:28:33    经济日报

江苏近日探索省级财政资金“免申即享”,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本次奖励涉及20家企业,支持26个创新药械,包含8个创新药、9个改良药、9个创新医疗器械,共安排1.66亿元奖励资金。”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简化了企业申报流程,取消以往企业申报、组织评审、遴选公示一系列环节,让政策找企业找项目。

2023年,多地将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安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付资金99.7亿元惠及企业2.3万户;上海296项政策服务实现“免申即享”;天津发布“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包含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税务、民政等12个领域56项惠企便民政策。

一些地方还专门发文优化“免申即享”机制。如福建2023年出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施方案(试行),要求有关部门明确“免申即享”事项的适用情景、兑现条件和审核程序,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事项,将原来的“申请、受理、审核、核拨、拨付”流程重新设计,优化为“数据比对、意愿确认、政策兑现”3个环节,实现由“企业先报、政府再审”向“系统智审、确认申领”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

不少地方在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就此进行了部署。比如辽宁将持续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及时制定实施一批助企纾困的增量政策,推动直达快享、免申即享。青海将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常态长效助企暖企,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公共服务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不少助企纾困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但在个别领域和地方也存在政策和企业感受之间有‘温差’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别政策申请程序比较繁杂,尤其对一些小企业而言,申请的机会成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落地效果。”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助企政策“免申即享”持续扩围,极大节约了经营主体了解政策、填表申请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免申即享’的扩围增效,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预算管理一体化等方面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也依靠跨部门、多方面、全方位的信息联通共享机制的不断健全。”白彦锋表示,随着我国政府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让信息和数据“多跑腿”,相信会有更多惠企政策可实现“免申即享”。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持续向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