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重点电网工程持续上新

王轶辰    2024-03-22 11:01:58    经济日报

陕北好“风光”,千里送江淮。近日,国家电网陕北至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该工程将为我国“西电东送”再添一条大动脉,建成后每年可从陕西向安徽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电量。

陕北—安徽特高压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第一条全额消纳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部换流站处处长宋胜利介绍,陕北至安徽特高压输电工程,接入配套风电、光伏等新能源1100万千瓦,支撑性煤电400万千瓦,可推动陕西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作为今年开工的首批重大电网工程,陕北—安徽特高压工程投产后,将有效保障区域中长期电力供需平衡。“2023年安徽省全社会用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用电需求强烈。陕电入皖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将提升供电能力800万千瓦,提升安徽绿电消费比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锡祥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攀升,为保障清洁电力又好又快送出,今年以来电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在四川泸定县,金沙江上游—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正酣。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项目经理邹忠旋介绍,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替代燃煤超1700万吨。

据了解,目前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1000千伏特高压北京西站、石家庄站、天津站扩建工程等10项特高压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有序布局,电网主网架持续完善,为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电网工程作为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大,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创新活跃、带动效应强等特点,能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在稳投资、保就业、惠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今年电网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以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同日开工的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两项工程为例,项目总投资达280亿元,可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快速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超2.3万个,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主干电网建设提速的同时,配电网增强工作也提上议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设施升级改造,科学补强薄弱环节,并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表示,新型配电网在系统结构、运行方式、市场机制等方面将发生重大变革。近年来,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出现,需要在配电网结构形态上加以改变,以便更好利用其调控能力,同时在配电网运行模式上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货币政策务求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