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确保税费红利精准直达

毛同辉    2024-03-27 15:04:41    经济日报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的直接有效办法,也是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有效助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这也再次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结构性”意味着有所侧重,将更多减税资金用在国家发展所需要突破的领域。这体现出我国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及适应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政策能真正惠及需要支持的企业和行业,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效果。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是基于这两大领域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可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为此,有关部门要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畅通“政策红利引导—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的链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比如,要坚持把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另一方面,制造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此外,制造业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应当看到,现行的减税降费政策中,相当一部分和制造业密切相关。比如制造业占据研发主体地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户数、金额均占全部研发企业的一半以上。今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确保面向制造业企业的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快享,积极帮助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稳步前行、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对企业来说,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还要练好“内功”。现实中,一些企业存在经营管理滞后、多元经营冲淡主业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近年来成功转型的企业,大多走过一条经历阵痛、调整方向、创新求变的道路,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实践表明,持续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就能助力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3年国内电力消费增速攀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