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报告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郭倩    2024-04-02 11:18:31    经济参考报

4月1日,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达33.8%。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的逐步显现,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岭表示,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四个环节。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间接产生的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贡献接近40%。此外,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逐步显现。

聚焦低空经济前沿赛道,报告显示,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亿元。

此外,报告认为,民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级无人机在应急保障、能源巡检、农林植保等场景中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达76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低空经济政策利好频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广东、安徽、浙江、山东、陕西、重庆等多省市明确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不少地方陆续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或支持政策。

“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是当前发展低空经济的本质。”杨岭称,一是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将低空空域资源转变成类似“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为开展经济活动提供要素保障;二是统筹空域、市场、技术、政策和安全五大要素,不断探索和推广应用场景;三是挖掘真实需求,形成规模效应,畅通商业模式,从而将低空经济塑造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引擎。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折射中国经济复苏暖意
下一篇:广西农商联合银行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