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坚决整治不法贷款中介

辛自强    2024-04-10 15:22:01    经济日报

不法贷款造成普惠信贷政策资源空耗,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治相关中介机构需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消费者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据报道,上海警方近日以涉嫌诈骗罪查封了多家贷款中介公司;山东、海南等多地监管部门也陆续发文警示不法贷款中介风险、整治相关中介机构,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提供贷款信息和渠道服务的贷款中介大量涌现。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个别贷款中介为谋求更大利益铤而走险。他们利用消费者迫切的资金需求,通过冒充银行员工、伪造贷款资料等方式收取高额服务费,甚至违法违规开展AB贷、洗白征信等业务。

这些不法行径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法贷款中介通过欺诈行为帮助不具备贷款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获取资金,给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带来风险,高频高额高息垫资行为更是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同时,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帮助借款人骗取经营性贷款挪作他用,造成普惠信贷政策资源空耗,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不法贷款中介以“低息免费”为名,实则收取高额手续费,个别年化成本甚至高达200%。借款人非但不能缓解资金压力,反倒是饮鸩止渴,抬高了融资成本。此外,一些不法贷款中介还涉嫌欺诈,存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

持续的高压态势和联合整治行动,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不法贷款中介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彰显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不过,不法行为背后的成因复杂,治理需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不法贷款中介的查处力度,通过专项治理等行动,加强行刑衔接,联动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推进刑事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震慑力。同时,面对一部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金融监管部门应强化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企业、个人信用记录,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易得性与到达度。金融机构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贷款业务全流程管理机制,将实质性风险防控措施融入贷款各个环节,防范不法贷款中介套取资金的风险,减少不法中介的生存空间。

借款人应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量力而行,理性借贷。一方面,要合理评估个人实际情况,结合资金资产情况、收入结构、负债能力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各种因素,明确自身贷款需求和真实用途;另一方面,在选择贷款服务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认真核实中介机构的资质和信誉,充分了解意向贷款产品,全面掌握贷款条件、还本付息安排、年化综合资金成本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贷款申请过程中,借款人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切忌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避免陷入不法中介的陷阱。一旦遇到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行业协会应在加强自律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已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制定了《上海银行业与中介机构合作自律规范》,切实发挥行业自律管理职责,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优化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共同推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积蓄增长新动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