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湖南打造夜间消费场景

2024-05-06 15:46:59    经济日报

本报长沙5月5日讯(记者胡文鹏)夜演、夜游、夜展、夜购、夜食、夜宿……湖南长沙、郴州、湘西、张家界等地假期期间精心筹备,通过开发夜经济多种业态,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传统的食、购、娱等植入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了游客体验。在长沙天心区,以“怀旧文化+新消费”为主题的文和友门店,成为游客来湘必到的打卡地。据介绍,文和友“五一”客流量猛增,日均达到7万人次。为此,文和友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3点,并新增服务人员,确保游客体验“不打折”。

在郴州资兴东江湾,专门开设了夜间项目“东江花月夜”。“在这里,我们坐红船,吹江风,看非遗,听古韵,品鲜鱼,享受东江湾的惬意和舒适,体验真的很好。”来自郴州市桂阳县的游客秦琛淳说。“五一”假期前3天,就有1.5万名游客像秦琛淳一样泛舟夜游东江湾。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土家族苗族等民俗文化为亮点的活动精彩纷呈,永顺县芙蓉镇重点打造土家“摸泥节”系列活动,让以夜景惊艳而知名的芙蓉镇人气旺上加旺,花垣县十八洞村景区则推出苗鼓表演、竹竿舞、苗歌对唱等系列节目,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当夜经济遇上科技,成就了多个吸引人流的爆款。在张家界,灯光、烟火、歌舞与夜经济充分融合,引流效果拉满。以《天门狐仙》为例,该舞台剧运营团队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灯光、烟火、声效等进行全面提质升级,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听觉感受。截至5月3日,经过全新亮相的《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等特色表演,吸引了游客4万多人次。在天心区杜甫江阁旁的“XREAL快闪店”,不少年轻游客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与诗圣杜甫互动,“文化+科技”完美结合。

湖南丰富多彩的夜经济消费场景,延长了消费时间,拓展了消费空间,激发了消费活力。5月1日至4日,湘西纳入监测的40家景区接待游客104.46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势能强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