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金观平    2024-05-08 16:19:45    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这为西部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是地区发展的关键一招。地方在发展新产业时,要避免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只有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优势产业,寻求差异化发展,才能真正将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份,拥有全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明确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既是从大处着眼,将西部大开发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也是从细处着手,根据各地禀赋条件、发展潜力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精准把握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是前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水平持续增强。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风能等资源,特色优势产业包括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及煤化工、油化工、盐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同时,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装备、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也形成了特色优势。

创新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围绕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有效衔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要注重推动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同时,要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增长极。

统筹兼顾将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既包括央地之间的融合发展,也包括区域之间的协同共进。在西部地区立足自身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国家也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大对基础性、公共性、通用性等领域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避免地方重复建设、过度竞争,推动形成协同互促的良性发展局面。同时,还要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为西部地区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建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要推动央地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浙江诸暨:西施故里盘活富民“水经济”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