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金价先涨后跌,未来走势如何?

任军 陈云富 白瑜    2024-05-10 10:13:05    工人日报

近段时间,金价急升急跌牵动市场神经。由于金价仍在高位,观望情绪累积,“五一”期间,尽管促销力度较大,但一些金店商家反映金饰整体销售较为平淡。未来金价走势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金价仍处高位

3月以来,国际金价一度涨势如虹,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不到2200美元升至2400美元以上,涨幅超过10%。

然而就在两周前,黄金的“火热”行情急转直下。5月8日,纽约市场金价收报每盎司2315.8美元,较4月份的历史高点下跌5.4%。

受此影响,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亦大幅波动。4月下旬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较活跃的AU99.99持续震荡下跌,5月9日收盘于每克543.43元,较4月每克576.99元的历史高位下跌5.8%。

“前些年金价也有过大幅震荡,但没有近期这么剧烈。”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黄金ETF基金经理许之彦告诉记者。

尽管金价涨跌急转,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五一”小长假后的四个交易日,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收盘价均维持在每克540元以上,比去年同期上涨20%,比今年年初上涨13%。

从金饰价格可窥见一斑。记者走访了解到,5月9日,北京一家周大福门店足金饰品报价为每克710元,相较4月每克超730元的高点出现一定回落。尽管如此,相比去年同期每克585元的报价,仍高出21.4%。

消费市场出现分化

“小长假期间,金店黄金首饰每克最高可以减60元,相比节前便宜了不少。”在上海周大生金店购买黄金吊坠的王小姐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时看到,“五一”期间不少金店都推出促销活动,但一些商家表示,黄金饰品消费较为清淡。

在深圳水贝市场,多位店主告诉记者,“五一”期间的零售和批发行情均比春节后清淡。“今年春节后市场火爆,一些批发商的店铺生意格外好,连人都挤不进来。4月以后,市场交易额出现回落。”正生珠宝营销总管龙丽兰说。

相比金饰消费,投资金条和金币消费热度仍在。中国黄金协会4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黄金首饰消费183.922吨,同比下降3.00%;金条及金币消费106.323吨,同比增长26.77%。

位于北京的国华首饰黄金投资部经理刘宝表示,“五一”期间,金条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0%。

中国黄金协会分析称,快速上涨的黄金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黄金首饰的消费,导致黄金首饰零售商销售压力增加。金价上涨还导致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出货量下降,部分中小型加工企业甚至停工放假。相比之下,溢价相对较低的金条及金币消费则受到有实物黄金投资需求的消费者的青睐。

更多立足长期投资

金价大起大落,一些前期追高的投资者开始蒙受损失。“4月下旬买入的金条至少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收益。”上海白领韩余告诉记者。

也有一些投资者选择将长期持有的金条卖出变现。“趁着金价在高位,近期已将2019年购入的投资金条陆续卖出。”投资黄金多年的黄女士告诉记者。

眼下节点,对投资者而言,是“落袋为安”还是继续加码?

山东能源集团期现交易经理刘日成表示,美国通胀数据反弹延缓美联储降息时点、短线投资者获利了结,导致金价短期上涨动能有所减弱。

“进入二季度,较高的金价叠加珠宝首饰消费进入淡季,金价的支撑已不如一季度那么强劲。”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交易总监陆伟佳说。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黄金市场应更多立足于长期投资。”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展大鹏认为,长期来看,黄金与股票等其他资产价格走势相关性偏弱,海外投资者常将一定比例的资产投资于黄金,一方面发挥黄金的保值功能,另一方面利用黄金与其他资产的波动特点来稳定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

(据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产榴莲即将上市 价格会更低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