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需求回暖 预期改善 经济恢复向好势头巩固

连润    2024-05-17 10:47:28    中国证券报

从生产端消费端的多项高频数据看,近期,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同时,外资回流中国市场,股债跷跷板现象初显,也折射出金融市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逐步改善。专家表示,随着财政政策加快发力、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中国经济恢复向好的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基本面持续恢复

多项高频数据显示,近期,我国经济基本面呈现持续恢复的积极态势。

出口改善势头延续。作为航运市场的“晴雨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反映了我国出口景气度。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当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1237.84点,相比上期上涨3.7%。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5月首周,重点监测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升至26454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6.1%。“5月初,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上升,意味着出口数量仍在增长。”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

房屋销售数据显现积极信号。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5月6日至10日当周,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上行,一二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均上行,其中一线城市销售面积绝对值几乎持平于2022年同期水准。

从生产端看,多个行业开工率呈现上升势头。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5月9日,汽车全钢胎开工率周环比上升1.72个百分点,月初至今同比上升9.44个百分点;化纤生产开工率整体上行,截至5月9日,涤纶长丝(江浙地区)开工率周环比上升89.06个百分点。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当前经济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其中供给端修复较快。在市场内生动力企稳及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情况下,经济回升的持续性较好。

市场预期好转

多家海外机构“唱多”中国市场、外资持续流入中国市场、股债跷跷板信号初显……多种迹象表明,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正逐渐好转。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规模已超678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日前表示,近期外资增持境内债券投资规模明显提升,今年一季度净增持达416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净增持的230亿美元。

高盛亚洲(除日本)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日前表示,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境外上市案例不断增多,部分优质标的受到市场追捧。

“纵观近期中国资产受青睐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回暖,PPI、CPI等经济数据向好;二是行业监管政策透明,向市场传递清晰信号;三是标杆性项目的上市交易表现可圈可点,提振市场信心。”王亚军说。

近期“股债跷跷板”现象初显,也表明金融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趋乐观。浙商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覃汉表示,对于跨资产交易资金来说,近期股市和债市的走势所反映出来的基本面预期信息或驱动资金在股与债之间进行再配置。

政策加快发力

近期,稳经济政策持续出台。专家表示,随着财政政策加快发力、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国内基本面向好趋势将持续。

5月13日,财政部网站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根据该安排,5月17日,财政部将公开招标发行2024年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面值总额400亿元。

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时启动发行的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也将加快。专家认为,多路资金加码,有助于保障重大项目资金来源。

此外,近期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杭州5月9日发布通知,即日起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同日发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措施的还有西安。北京、成都、天津、深圳等地近期也相继宣布了进一步优化调整需求端限购、限贷等政策。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叠加楼市调控步入新阶段,A股市场有望继续回暖。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舱难求"!这一主线行情爆发,基金却"扑空",什么情况?
下一篇:中国邮轮经济持续向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