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提升银行理财综合服务水平

李建军    2024-05-17 15:40:26    经济日报

近来,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理财意识的增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6.80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募集资金57.08万亿元。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预计2024年存续规模有望达到29万亿元左右。银行理财正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实体经济成果的重要途径。

银行理财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当年9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国内理财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促使传统的资产管理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为财富管理行业,而且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全面深度融合,资产管理逐渐从专业理财走向大众理财,商业银行也从单向的客户营销走向一站式、一体化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未来,银行理财机构应坚持创新谋变,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具体来看,面对庞大的财富管理需求,银行理财既要符合监管要求,又要适应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特点,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银行理财机构须建立起覆盖宏观、行业等投研一体化体系,加强绝对收益和大类资产配置的投研能力,根据客户偏好做好长期与短期、收益与风险、投资与保障的平衡。进一步增强数字化的内生驱动力,积极主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精准客户画像,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有针对性地创设理财产品。

与此同时,强化全面、独立的市场化风控体系,建立涵盖制度、产品、资产及运营层面等多层次的立体化风控体系,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守牢金融安全底线。巩固拓展能力优势,坚守投资安全底线,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以多元化资产配置提升对居民财富管理的服务能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旅游市场火热激发消费潜力
下一篇:补齐县域充换电设施短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