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LPR“按兵不动” 调降空间仍存

彭扬     2024-05-21 10:57:13    中国证券报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45%,5年期以上为3.95%,均与上月持平。

专家表示,在经济企稳向好以及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等因素影响下,LPR下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所下降,但仍有下行空间,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多因素致LPR保持平稳

专家认为,本月LPR保持不变,主要源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未调整、银行净息差承压等多重因素。

一方面,MLF利率作为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在此前MLF利率未变的情况下,本月LPR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LPR再度调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下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贷款利率延续下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报价行缺乏下调报价加点的动力。同时,个人住房贷款领域集中出台多项降成本举措,LPR再度下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下降。

此外,近期宏观经济基本延续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引导LPR下行的迫切性减弱。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进入4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所回调,但都处于扩张区间,当月出口强势增长,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工业生产明显加速。当前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进一步引导LPR下行的迫切性减弱。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LPR未进一步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因贷款利率过低导致信贷资金被套用、挪用等行为。

挖掘利率市场化改革潜力

专家预计,央行将继续降低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推动LPR有序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温彬认为,在提升资金效率和保持利率在合意水平等考量下,LPR再度单独调降的概率降低。但4月以来,银行端通过叫停“手工补息”、停止发售智能通知存款,以及部分银行在额度限制下暂停发售长期限存单等方式,隐性地实行了存款降息,减轻对公存款成本持续偏高以及存款定期化带来的负债端压力,为后续LPR打开了一定下行空间。

尽管LPR仍有调降空间,但幅度将有所收窄。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一方面,LPR改革潜力还有待挖掘,可有助于银行平衡净息差压力与让利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国内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宽信用,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暖,银行存贷市场供需关系也在逐步变化将制约LPR下行。

有专家认为,LPR保持平稳,不妨碍金融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结构性工具,挖掘利率市场化改革潜力,拓展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空间,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融资成本,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振微观主体活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股市升温引发基民“搬家” 部分债基遭遇“规模焦虑”
下一篇:中国邮轮经济持续向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