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持续发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莫开伟    2024-07-12 10:11:06    经济日报

为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公安部于近日联合启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开展全民反诈宣传非常重要。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推进打防管控等各项措施,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也要看到,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尤其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全民反诈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与此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也在花样翻新,骗术不断升级,不少普通群众难以识破、防不胜防。因此,反诈宣传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

此次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围绕本地区、本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特别是强化对企业商户、财会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的精准宣传,集中公布了一批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最新诈骗手法套路。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充分揭露非法出借、出租、出售“两卡”和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转账洗钱、推广引流、技术开发、组织偷渡等服务的涉诈关联违法犯罪,以及各类涉诈黑灰产的严重危害,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这对于提高全民反诈意识和能力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既离不开集中宣传,也需要久久为功。未来,应持续提升全民反诈意识和能力,多措并举,不断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各地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常态化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及时通报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工作中避免走形式、走过场,确保不留死角。相关单位还要组织专业力量,定期或不定期走进社区和乡村,面对面开展宣传教育。还应通过多方联动,提高全民综合素养,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培养人们理性投资的意识,不贪图高利诱惑,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增强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的定力,诈骗分子才会无机可乘。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农行助力柳州“制造”迈向“智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