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铁路客货畅行 流动的中国活力尽显

连润    2024-08-09 09:49:04    中国证券报

暑运启动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5.4%,日均发送旅客1386万人次;不同起点的中欧班列或提前、或超量完成目标;今年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客流活跃、中外贸易繁荣、交通投资火热,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暑运发送旅客超5亿人次

工作日的上午,北京地铁四号线上人群拥挤,摩肩擦踵。“趁着暑假,带着孩子逛一逛北京,游览故宫、长城、天坛,给孩子心中种下一粒向上的种子。”来北京旅游的胡女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暑期出行,成为推动客流活跃的重要因素。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东北旅游热度自入夏后节节攀升,“东北夏季旅行”近一月热度环比大涨166%。同程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部分适宜避暑的山岳类景区旅游热度上涨超过1倍,成为户外爱好者的避暑胜地。此外,途牛数据显示,珠海、上饶、林芝、大同、承德、哈尔滨、乐山等避暑游、文化游目的地的出游热度同样不俗,位居出游人次同比增幅前列。

客流活跃,在更多数据中得到印证。国家铁路集团8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暑运启动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5.4%,日均发送旅客1386万人次。8月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400万人次;8月7日,预计发送旅客1380万人次,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0856列。

飞常准发布的民航周报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执行国内客运航班283.35万班次,同比增长6%,较2019年同期增长11%;累计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40.75万班次,同比增长129%。

专家表示,客流是反映市场活力的重要指标,客流的活跃将成为经济持续恢复的前提。

中欧班列运行稳定

来自北京海关的消息显示,自7月常态化开行以来,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4列,班列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目前已运输220个40尺集装箱,商品涵盖家电、建材、鞋服、轮胎、家具、机械等,总货值7800余万元。

“中欧班列运输环境稳定,线路平稳,相较于以前的海运方式,全程运输时间能节省超50%。该班列可以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通关,组货企业可在平谷海关就近报关,降低了运营成本。”北京京平国际陆港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亮介绍。

这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往来繁荣的缩影。国铁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出入境中欧班列达2010列,较去年提前21天突破2000列大关。8月2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往返开行中欧班列数突破1000列,运输货物超8万标箱。今年1月至7月,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开行380列,同比增长3%……

业内人士表示,中欧班列凭借快速、稳定、可靠等优势,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网加速形成

客流活跃、中外贸易繁荣的背后,有赖于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形成。

今年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同比增长10.5%,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我国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7月份铁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此外,一批重点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沪渝蓉高铁钟祥汉江铁路特大桥主桥合龙、合肥至新沂高铁淮河特大桥贯通、兰州至合作铁路洮河大桥主墩全部封顶。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发挥铁路建设投资的有效拉动作用,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在建项目施工组织,紧盯年内投产项目,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开通运营。”该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调图”已成为全国铁路每年的“惯例”。自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2690列,较原图增加205列;开行货物列车22595列,较原图增加74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此外,交通运输部7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水路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5.22亿元,同比增长9.5%。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实探七夕节前金饰店铺:商家促销力度足 情侣不愿掏腰包
下一篇:三产融合惠农增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