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海通证券董事长回应重组:契合两家公司发展战略

许盈    2024-09-12 11:09:22    证券时报网

9月11日,在海通证券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一事,海通证券董事长周杰予以回应。

周杰表示,此次重组是为了响应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与两家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契合,有助于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助推上海市金融国资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重组的进展,周杰称,此次重组的具体合作方案以双方进一步签署的交易文件为准。重组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关于重组事项的后续进展,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4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88.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3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7214.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30.28亿元。

9月5日深夜,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双双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称,两家公司正在筹划由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于9月6日(星期五)开市起开始停牌。

据悉,此次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合并,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首单头部券商合并重组,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

9月10日,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就国泰君安将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一事进行回应。朱健说,此次重组旨在响应国家战略、推动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符合两家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

平安证券非银分析师王维逸认为,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联合,有望化解海通证券近两年来国际业务等相关风险,并进一步做大合并后的券商规模,海通证券在信用、投行等业务方面的传统优势也将赋能国泰君安。同时国泰君安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际集团,海通证券第一大股东(除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外)为上海国盛集团,均为上海国有资本重要运作平台,双方的重组也有望理顺上海国资的金融行业布局,助力上海打造匹配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航母级投资银行,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

华创证券非银首席徐康表示,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能够顺利实现合并,行业并购的想象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合并事宜停牌的国泰君安国际,在港股市场已于9月10日复盘,盘中一度大涨超过13%,最终以上涨6.56%收盘。

截至今年6月30日,国泰君安在中国境内共设有37家证券分公司、345家证券营业部,国泰君安期货设有25家期货分公司。海通证券在中国境内拥有证券营业部311家、期货营业部34家。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做好“三个强”助力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配置窗口时机优! 嘉实中证A500ETF(159351)底仓之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