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强化研发与市场开拓 科创板芯片设计公司上半年业绩回暖

陈雨康    2024-09-12 11:09:52    证券时报网

科创板细分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之芯片设计专场9月11日召开。记者从该场业绩说明会上了解到,在国产化替代加速、下游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等因素的驱动下,今年上半年芯片设计公司业绩有所回升。未来,全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概伦电子是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也是科创板唯一一家EDA上市公司,致力于打造应用驱动的、覆盖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支撑各类高端芯片研发的持续发展。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概伦电子立足核心优势,紧抓行业发展机遇,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同比增幅为28.66%。从产品收入来看,核心业务EDA软件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62%;分区域来看,来自境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43.99%。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上半年实现减亏增盈,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盈利。

概伦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围绕工艺与设计协同优化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战略布局,持续加强各业务的协同效应,夯实技术组合,扩充产品覆盖面,争取成为具备更强国际竞争实力的EDA平台型企业。

复旦微电是国内领先的RFID、智能卡、安全模块和NFC产品的芯片供应商。据介绍,公司车规芯片产品线丰富,涵盖SE、NFC、MCU、EEPROM等十余款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达数千万颗。

复旦微电董事长蒋国兴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产品的安全与识别、MCU等,价格存在一定的压力。面对市场竞争,公司产品价格会随行就市进行调整,巩固“根据地”;同时通过拓展市场和客户,推出新品来提升竞争力。

复旦微电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施雷表示,作为国内领先的可编程器件芯片供应商,复旦微电在产品技术和客户服务两个维度都将持续投入大量资源。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新制程、新架构的FPGA、PSoC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公司多款基于1x 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FPGA产品完成样片测试,已针对部分导入客户小批量销售,并同步开展良率提升工作,产品谱系化工作也正在推进;公司基于1x 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CPU+FPGA+AI融合架构产品样片测试顺利,近期将给部分客户送样;公司现有的28nm工艺制程的产品谱系进一步丰富;配套EDA软件补充IP,提高易用性,获得客户的认可。

今年上半年,海光信息CPU和DCU双线发力,商业化成果取得突破,反映到业绩上,公司二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单季度历史最高。

据海光信息总经理沙超群介绍,上半年公司产品性能持续提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研发团队在高端处理器设计、验证等关键技术方面不断实现突破。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以其在功能、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进一步夯实了产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扩大了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4.08%,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5.97%。

沙超群表示,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企业,自成立以来研发出了多款满足我国信息化发展需求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建立了完善的高端处理器研发环境和流程,产品性能逐代提升,功能不断丰富,成功完成了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海光信息CPU已经应用到了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并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以及大模型训练、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展开商用。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处理器产品,不仅拥有领先的计算性能,更在安全可靠、产业生态和自主迭代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不仅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也成为了助力千行百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沙超群说。

另据介绍,海光信息已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用户等4000余家相关创新力量,实现了8000余项软硬件优化等协同技术的研发,共同打造出12000余个安全、好用、开放的产品及联合解决方案。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做好“三个强”助力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配置窗口时机优! 嘉实中证A500ETF(159351)底仓之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